多级汽轮机的轴向推力.ppt

  1. 1、本文档共6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相对效率 1、汽轮机的相对内效率ηri ηri=Pi/Pt=ΔHi/ΔHt 常态值:ηri=78%~90%(是衡量汽轮机中能量转换过程完善程度的指标) 。 2、内功率Pi 无回热抽汽时 有回热抽汽时 有效功率(轴端功率) Pax: 电功率(发电机出线端功率)Pel: Pel=GΔHtηgηaxηri =D0ΔHtηgηaxηri/3600 =Pi ηgηax 3、发电机效率ηg : ηg=Pel/Pax ηg=97%~99% 4、汽轮发电机机组的相对电效率ηr.el ηr.el =Pel/Pt=(Pel/P ax)/(Pax/P i)/(Pi/P t) =ηgηaxηri 相对电效率为1kg蒸汽所具有的热能转变为电能的份额,相对电效率是衡量汽轮发电机组工作完善程度的指标。 (二)绝对效率 循环效率: 无回热抽汽时 有回热抽汽时 任一绝对效率等于同一相对效率与循环效率的乘积。 ηa.el=ηelηt=ηtηriηaxηg 汽轮发电机组的经济指标 (一)汽耗率d(kg/kw.h) 汽轮发电机组每发一度电所消耗的蒸汽量。 (二)热耗率 q (kJ/kw.h) 汽轮发电机组每发一度电所消耗的热量。 发电厂热效率(净效率):ηs.el=Csηa.el Cs=0.8~0.85 考虑锅炉效率、管道效率和厂用电。 毛效率: ηel =ηtηbηpηriηaxηg ηb ≈ 90%;ηp ≈ 99.5% 厂用电率≈ 6% 通常ηs.el=30~35%(~40%) 第八节 多级汽轮机的热力设计 设计:①热力、②强度、③结构、④工艺 一、基本参数的确定 (给定参数、已知条件) (一)汽轮机的容量 (二)汽轮机的蒸汽初参数 (三)汽轮机排汽参数 (四)汽轮机的转速 二、凝汽式汽轮机的设计 确定机组的效率、汽耗量和通流部分的主要尺寸。其主要步骤如下: (1)回热系统的初步热平衡计算和热力过程线的初步拟定; (2)汽轮机各级型式的选择; (3)中间各级组的焓降分配及各级的详细计算; (4)对计算结果进行必要的修正。 * 该系统在负荷为55%额定负荷以上时,靠高中压缸端轴封漏汽作低压缸端轴封供汽,不需另供轴封用汽,故称为自密封轴封系统。 * 假定齿形轴封备间隙通流面积相等,且间隙中的汽流按等熵过程作类似于简单渐缩喷嘴的流动。在最后一个假定齿形轴封备间隙通流面积相等,且间隙中的汽流按等熵过程作类似于简单渐缩喷嘴的流动。在最后一个齿隙达到速度最大值。 * * (一)回热系统的热平衡计算 1.给水回热系统 2.汽轮机进汽量D0的计算 3.近似热力过程线的拟定 4.回热系统热平衡的初步计算 (二)汽轮机各级型式的选择 1.调节级 (1)最大工况时调节汽室的最高温度应符合材料强度的要求,对套装叶轮不超过350℃,对整锻转子不超过530℃。 (2)为了保证一定的给水温度,则第一级高压加热器抽汽压力为已知。调节级背压到第一级抽汽压力之间的焓降分配应为整数级; (3)选取适当的速度比值以保证调节级的效率,一般单列级xa=0.4~0.5,双列级xa=0.22~0.28。 2.高压级组 3.中压级组 4.低压级组 (三)中间各级焓降分配及详细计算 (四)对计算结果进行必要的修正 * 凝汽式汽轮机设计时,先确定汽轮机的额定功率和经济功率、蒸汽初终参数和转速等。 (二)轴封漏汽量的计算 假设: 理想气体; 蒸汽流过齿尖时相当于流过收缩喷嘴的流动情况; 通过每个齿尖后的速度全部在后一个汽室中损失(计算中加以修正); 漏气过程看成节流过程; 当视为理想气体时,t=const; 齿数很多。 (适用于隔板漏气量计算) 即:已知p0、t0、pz、齿数z、漏气面积Fl,计算Gl。 1.最后一个齿隙低于临界速度时 ΔG’l=Flcltρlt dl=(d1+d2)/2 2.最后一个齿隙达到临界速度时 对过热蒸汽k=1.3,pz/pz-1=0.546 3、临界状态的判别式 临界点计算的结果不一致,轴封片数愈少,二者的差别愈大;其次,在应用轴封漏汽里的基本计算公式时,必须先判别在轴封段的最末一片中是否达到临界速度,因而带来不便。 高低齿及平齿轴封流量系数试验值 1—曲径轴封;2—光轴轴封 漏汽量基本计算公式的缺陷 ΔGl=μl ΔG’l 不同轴封齿形对应的流量系数 光轴轴封及修正系数 4.计算轴封漏汽量的单一表达式 光轴轴封流量系数 比曲径轴封流量系 数高出20%~35%。 轴封漏汽量可 以用单一表达 式进行计算: 二、汽轮机进汽机构中的节流损失和排汽管中的压力损失 (一)汽轮机进汽机构中的节流损失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