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三│ 重点要点探究 例2 B 【解析】 据材料关键词“理学”“支离”。迁移教材知识中“南宋思想家陆九渊批评朱熹的理学过于‘支离’、反对埋头书册,主张于人生日用处直接体悟,认为‘发明本心’,以作为自己安身立命之地”等知识,可以判断甲方代表人物指陆九渊,乙方代表人物为朱熹。逐项分析判断,A项为朱熹的主张;B项为陆九渊的主张;C项为王阳明的主张;D项为二程的主张。 色册权薯唉帚谤睦督句攫谭墟苇琅有急戌间膜社故传钓挠慌吊议李芋家扣2012届二轮复习 古代中外政治、经济与思想文化 课件2012届二轮复习 古代中外政治、经济与思想文化 课件 专题三│ 重点要点探究 有人问程颐:“寡妇贫苦无依,能不能再嫁?”他断然回答:“绝对不能,有人怕饿死冻死,才用饥寒作借口,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程颐的观念源于( ) A.“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B.“道不行,百世无善治” C.“存天理,灭人欲” D.“致良知,愚夫愚妇与圣同” 短款磋笔侠迟裙瘁锐审葱救渐轿衍酞节晦徒乡酿褥懈懂坛惶匝呸袋猫烙犬2012届二轮复习 古代中外政治、经济与思想文化 课件2012届二轮复习 古代中外政治、经济与思想文化 课件 专题三│ 重点要点探究 变式题 C 【解析】 本题考查宋明理学的主张。从材料看主要说明了“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在“大节”面前,人的私欲应该忽视,所谓的大节即“天理”,这与“存天理,灭人欲”相符合,C项符合题意。A项为理学家主张具有社会责任的思想;B项主张行道积善; D项为心学家王阳明的致良知思想。 叁湖咨旨搀竟栽权映宪竟凤驰喷秀近顾讽庄陡过浚逗握救返吸下先悦源寐2012届二轮复习 古代中外政治、经济与思想文化 课件2012届二轮复习 古代中外政治、经济与思想文化 课件 专题三│ 重点要点探究 ? 探究点三 明清之际反封建思想出现的原因及特点 1. 原因 (1)经济因素:一方面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与发展;另一方面统治者极力推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2)阶级基础: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工商业者阶层队伍扩大,他们要求反对封建束缚,发展商品经济。 (3)思想因素:宋明理学日益僵化,统治者的法治思想占主导地位,八股取士、三纲五常扼杀人的天性,摧残人的思想,启蒙思想家要求挣脱思想束缚,实现个性的自由发展。 (4)政治因素:统治者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专制统治走向腐化。 牌八倦充币磕冶隧隐颗莫腹曙爸弘剑盲妈菇氛轿范乔蜜桐啮歇咽疯弦我赂2012届二轮复习 古代中外政治、经济与思想文化 课件2012届二轮复习 古代中外政治、经济与思想文化 课件 专题三│ 重点要点探究 2.特点 (1)反传统、反教条。以“异端”自居的思想家李贽,指责儒家经典并非“万世至论”,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批判道学家的“存天理,灭人欲”的虚假说教。 (2)反对封建专制。黄宗羲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得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的结论。 (3)带有一定的民主色彩。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思想,主张限制君权;顾炎武强调“经世致用”的思想,反对不切实际的学风等。 (4)反映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黄宗羲反对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主张“工商皆本”。 访语索普巷玻札烁角携簧概罚俏泥响冰驳呸灶霹待表某骋访探宙断蛇建鲍2012届二轮复习 古代中外政治、经济与思想文化 课件2012届二轮复习 古代中外政治、经济与思想文化 课件 专题三│ 重点要点探究 例3 [2011·课标全国卷]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民间百姓),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与这一论述的精神实质最为接近的是( ) A.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B.民为邦本 C.天下为公 D.民贵君轻 备褒仗歪摸闪级灸哪例萌冲准菠案檬印贞杏黑邢鱼授流倒尔师熔痘佰泪朔2012届二轮复习 古代中外政治、经济与思想文化 课件2012届二轮复习 古代中外政治、经济与思想文化 课件 专题三│ 重点要点探究 例3 C 【解析】 本题考查黄宗羲的思想,旨在考查对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从材料中“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体现了黄宗羲天下为公的思想。A、B、D三项在材料中不能体现。 牟陆恢泣措贰排裁赢隅逞物靠捎泡斧休肺冬芍滩洋役宠篙凸削耽累喳闸镣2012届二轮复习 古代中外政治、经济与思想文化 课件2012届二轮复习 古代中外政治、经济与思想文化 课件 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