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王熙凤的人物魅力
摘要:《红楼梦》作为一部不朽的文学巨著,不仅反映了复杂的社会生活,而且成功塑造了一大批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在《红楼梦》塑造的众多的人物形象中,王熙凤给读者留下了相当深刻的印象。本文拟从形象与性格两个方面探求王熙凤人生悲剧的成因以及这一形象的社会意义。
关键词:《红楼梦》 王熙凤 时尚幽默 心狠手辣
王熙凤,最通俗的名字叫凤姐。最早对王熙凤形象作比较系统评议的是王昆仑先生,早在四十年代他出版了一本《红楼梦人物论》,在《王熙凤论》一文中,他指出:“王熙凤是作者笔下第一个生动活跃的人物,是一个生命力非常充沛的角色,是封建时代大家庭中精明强干泼辣狠毒的主妇性格的高度结晶。”①
王熙凤在《红楼梦》中形象鲜明,她的语言、行为、性格、心理可谓独树一帜,标新立异。与其他女性有很大的不同,是一个“泼辣货”。她不趋于封建礼法,装束特别,行为不拘礼数,顿哭顿笑,喜怒无常,难以捉摸。她从另一个方面充分体现了作者曹雪芹的创作思想。一般人在肯定她的美丽、聪明、有才干的同时,不得不更深刻地肯定她的阴险、奸诈、狠毒、贪婪。大家把王熙凤称为“凤辣子”,在戏谑的同时,就是充分肯定她的“厉害”,这既是对她聪明、泼辣、大胆的肯定,也是对她的残忍、歹毒,无所不用其极的感慨唏嘘。一个“辣”字,即说出了王熙凤的人品和性格特色,也说出了王熙凤在《红楼梦》中的特殊地位,以及她注定的人生命运结局。
(一)王熙凤的形象特征
一、红楼第一时尚少妇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褃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②
出场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对其形象的描写更是从头到脚,细致无遗,一出场的王熙凤便是彩绣辉煌,富丽丰艳的贵妇形象。书中,但凡有对王熙凤的衣着描写一般都是大红大绿,鲜艳夺目的,可见王熙凤这个人性格是十分张扬的,她永远要把舞台的聚光灯集中到自己的身上。很多人说,王熙凤这身打扮,穿金挂玉,俗不可耐。以当今流行的素雅风潮来看,确实显得乡气,但读书中的故事不能脱离开故事的时代背景,若把时间倒退两百年,王熙凤这身打扮不仅不俗艳,还十分时尚。
我们都知道《红楼梦》的两大色彩便是红与绿。其实,书中的红绿二色是自然界的代表,红,是所有花卉的代名词;绿,是芳草流水的代表,绿树红颜正是大观园里最美的景致。而凤姐的大红洋缎窄褃袄和翡翠撒花洋绉裙正好是兼顾了红绿二色,这既是大观园中的流行色,另一层意思也重点说明:凤姐是个脂粉首领。
贾母是个喜欢富丽堂皇的老太太,同时也有着极其高超的艺术鉴赏水平和审美情趣,贾母一手调教出来的女儿孙女外孙女侄孙女个个情趣高雅,若凤姐真是审美品味俗不可耐之人,如何能够深得贾母欢心呢?凤姐不是李纨那样的寡妇,必须素面淡妆,否则,在李纨是守节,在凤姐便是不懂规矩了。故而,凤姐必须风姿妖娆,否则岂不是丢了富贵之家的脸面?以当时的眼光来看,凤姐的品味不仅不俗,而且还雅得很!
二、谈吐风趣幽默
宝玉曾说:“若说老太太只喜欢会说话的,那只有凤姐姐和林妹妹可疼,”宝钗曾说:“凤丫头说笑过后也就罢了,偏偏林丫头爱用春秋的法子。”③贾宝玉对这两个人的评价无疑很公道地说出了凤姐性格中风趣幽默的一面,也正是这一面使得她在老太太面前八面玲珑,在众姐妹面前谈笑风生,在下人面前恩威并重。凤姐的风趣也源于她的智慧,在前面曾说过凤姐也是冰雪聪明的女人,可惜家里当男孩养,却没当男孩教,不然象凤姐这般看看账单就能念出司棋表哥的情书,在识文断字的嫂妹等面前说出不笑掉大牙的“一夜北风紧”的句子的女人岂非要和钗黛共分秋色?
书中曾多次描写凤姐的风趣,时间地点对象情境不一样,但都能由她几语添色增辉,如:对贾琏说“国舅老爷大喜”,几分娇媚;钗黛宝斗口时“大热天的你们谁吃了生姜”,几分细致入微和体贴;老太太额上的包是来盛福寿的,几分急中生智;“我们大家也放炮仗──散了吧”,几分不露狰狞的逐客之道。
凤姐的风趣和幽默是她调和人物关系,发展故事情节的不可或缺的佐味。作者用画家的皴染法,先画出这个人物的大致轮廓和主要特征,使读者心里隐然有一凤姐;然后再通过一次次的具体描绘,使凤姐儿这一形像特色更加丰富饱满,栩栩如生。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神形兼备的活生生的凤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