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河水》演奏情感处理.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前言 《江河水》原是流传东北地区的一首民间乐曲,经原旅大歌舞团王石路等同志加工整理成为一首完整的双管独奏曲。后来,湖北艺术学院黄海怀同志又把它移植成二胡独奏曲,成为一首脍炙人口的二胡名曲。 人们从不同角度和需要来解读这首名曲。有的说:是描写旧社会。有的说:是妇女受压迫,对着江河哭诉。还有的说:这是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等等。乐曲为演奏者和欣赏者提供了广阔的艺术想像空间,体现了这首器乐曲的艺术魅力。 一 《江河水》的来源 “辽宁鼓乐”是流传在东北辽南地区的一种民间器乐形式,其中有一首曲牌,名字就叫《江河水》。50年代初,由王石路、朱广庆和民间艺人出身的朱长安、谷新善根据这首同名笙管曲曲牌进行整理、加工将其改编成一首具有浓郁东北地方特色的双管独奏曲。 改编后的《江河水》由引子和三个部分组成。乐曲以悲愤、凄楚、激昂的音调,真切动人的情感,表现了在黑暗的旧社会,劳苦大众的悲惨遭遇和对统治阶级无比的愤慨。 二 黄海怀先生简介 黄海怀(1935-1967),当代著名二胡演奏家、作曲家。1949年--1952年在萍乡三中(鳌洲中学)读初中,他的二胡作品在发展传统演奏技巧的同时,敢于大胆借鉴西洋音乐的手法,因此既具有本民族的特色,又有一定程度的推陈出新。其代表作品为二胡曲《赛马》,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杰出的二胡作品之一。1962年《江河水》黄海怀又将东北民歌《江河水》移植改编为二胡独奏曲,得成功。该曲悲愤的旋律如泣如诉,催人泪下。有人甚至认为《江河水》可与阿炳的《二泉映月》相媲美。在1965年拍摄的电影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以一盲公出卖孙女的悲惨场面,配以二胡独奏曲《江河水》的悲愤旋律,深刻地表现了旧社会中国人民的苦难生活。此曲和《赛马》直到今天,仍然盛传不衰。1962年“羊城音乐花会”上,黄海怀受到了国务院副总理陈毅的亲切接见。他常以此为荣,更加竭尽才智,献身音乐事业。1964年,一代名曲《赛马》、《江河水》被灌制成唱片,由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发行,奠定了黄海怀在我国音乐界的地位。 三《江河水》的作品结构 二胡独奏曲《江河水》为带再现的三段体曲式结构,4/4拍,羽调式,其结构图式如下:引子——A——B——A′ 乐曲引子由三个乐逗组成的散板式乐句,旋律精练、概括、引人入胜。音乐开始二胡从低音起奏,然后连续四次四度上扬,有如江潮掀空,又似被压迫者心中滚滚心潮。中间旋律跳进至高音“6”达到了这段曲调的顶点音,加之强有力的弓法回转滑音和滑揉音的强烈效果音乐迸发出很大的感情冲击力量,完若惊涛拍岸,表现出人民愤怒的心声。然后旋律连续下行音乐显现出深沉和压抑的性质,透露出那孤苦妇女无依无靠,走投无路的心境。音乐进行中几处停顿,似哭素的间隙,又似悲愤的抽泣,预示着一场悲剧的来临。 乐曲第一段运用了我国民族民间音乐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式,即由“起、承、转、合”四个乐句构成。开始的乐句速度缓慢,旋律呈波浪式起伏,加上特殊揉弦和直音的交替使用音乐近乎人声,有倾诉性的音乐语气旋律音调显得凄凉而悲切。接着第二乐句曲调以十度音程向上跳跃,旋律线两次向上冲击,音乐显出悲怆激愤的性质,艺术感染力十分强烈。接下去,第三乐句其节奏顿顿挫挫,情绪抑抑扬扬,变化有致,对比鲜明,音乐透露出悲痛欲绝的情绪给人以哽哽咽咽,泣不成声之感。最后一个乐句是第一个乐句的再现,但为了音乐感情的发展和乐段结束的需要,在句末扩充了一个小节,使乐段首尾呼应,旋律的终止意味深长。 第二段由五个乐句组成。乐句句法采用了对仗的结构,上下呼应的乐句,好似一问一答,或自问自答。音乐在语调表现手法上采用了富有民族特点的同主音转调方法,加深了曲调的感染力。在旋律上与前一段形成了对比的变化。形成了一、二乐段间在调式色彩、音乐形象和音乐情绪上的明显变化。整个乐段为弱力度(mp 至pp)进行,乐思为沉思的状态。加之演奏上虚虚实实的运弓走指,直音和轻吟慢揉的使用,更加突出了一派凄清荒凉的景象。使人仿佛看到那江边哭诉的妇女内心隐痛着,她思索着,仿佛似询问又像自问,却无处寻找慰籍,她被种种复杂的情绪缠绕着、烦恼着,心中的苦楚无处诉说。 乐曲的第三段旋律,是第一乐段变化再现。曲调以激烈的推进为开始,加之第二乐段情绪的铺垫以及二胡演奏在力度、速度上的鲜明对比变化,所以乐曲展现出激愤昂扬的情绪,使音乐曲调由哭诉、沉思一变为愤怒和声讨,表现出激昂、反抗的气质。开始的散板仿佛江河的闸门猛然打开、感情的洪流再也遏制不住,悲愤交集的情绪一泻而出。之后,通过各种二胡演奏技法的运用,将悲愤激昂的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最后,逐渐下行的旋律和渐慢的速度,使音乐又回到思绪万千的悲痛之中,乐曲在余音袅袅的凄凉意境中结束。 四《江河水》的演奏技巧的正确处理 对于《江河水》的演奏,黄海怀特别注明:“本曲要求用民间揉弦演奏方法,才能达到预定的效果。有些音符不需要

文档评论(0)

88828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