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文学地图整体景观与中华民族文学史观的建构
覃德清
内容提要:完整的中国文学地图理应包含960万平方公里国土上汉族和55个少数民族所创作并传承的各种文学形态的整体。长期被忽略的少数民族作家文学和民间文学有足够的资质为中华民族文学增添亮丽的风景线,需要借鉴民族史、文化史、文体演化史的研究成果,构建中华民族文学史的编写体例。? 关键词:少数民族文学 文学地图 文学史观 中华民族?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 一、引论? ? 文学是人类文明进程中各区域族群普遍能够创造并传承的具有审美意味的语言艺术形态,人类历史上的各个族群的社会发展模式不同,但都有各自的娱乐习俗以及获得心灵愉悦的独特方式。充满诗性智慧的民间文艺传人,通过讲述神奇的故事,演唱优美的民歌,表演多姿多彩的民间戏剧,构筑美的图画,营建美的场域,烘托美的境界,将艺术感染力作用于人的视觉和听觉,常令人们激情荡漾,心旷神怡。正是这种与民众社会生活融为一体的生生不息的活态文学,成为人类审美实践取之不尽的文化源泉。? 但是,中国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学很难进入中国文学史家的视野。中国“正统”文学研究的历史惯性,将中国文学地图疆域的重心局限在中原地区和汉族地区,局限在精英阶层的书面创作,排斥占国土面积60%以上的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学成就,忽略了浩如烟海的民间文艺作品。如果将冠名为“中国文学史”之类的著作所论及的作家作品的分布区域,在中国地图上一一标明,中国文学地图的残缺不全一目了然。? 作家文学以文字作为审美载体,但是,文字不是文学创作和审美体验的必不可少的要素。在人类没有发明文字之前,各民族先民就已经开始利用语言表达思想感情,在口头讲述或者引吭高歌中,实现文艺的审美价值。在人类数万年的历史发展长河中,文字的发明是近几千年来比较晚近的事情,芸芸众生中,也只有少数人能够掌握文字从事文学创作,只有少部分识字的人能够阅读书面文学作品,还有大量民众借助口头文学来感受文学艺术的魅力。? 中国完整的文学地图的描绘和呈现,需要消解汉族中心论和文人书面文学至上的文化歧见,更需要宏观审视960万平方公里上各区域族群的杰出文学成就。值得庆幸的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5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有相当部分属于民族民间文学杰作,这就以国家的名义,确认了各民族民间文学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为建构完整的中国文学地图景观提供了无可争议的事实依据,中国边疆地区的文学艺术成就可以名正言顺地进入中国文化的版图。?
? 二、中华民族文学衍生空间的宏观扫描? ? 中华民族文学是由汉族和少数民族的作家文学以及民间文学构成的统一体,中国各区域只要是有族群聚居的地方,就有民间文艺的流传。汉族聚居的秦陇文化区、中原文化区、齐鲁文化区、东北文化区、巴蜀文化区、荆楚文化区、吴越文化区、岭南文化区、闽台文化区,都有自成一体的地方文学序列,少数民族聚居的北方草原文化区、青藏高原文化区、藏彝民族走廊、南岭民族走廊等区域,都遍布着丰厚的民间文学艺术资源,只有将上述各区域有代表性的文学创作成就纳入中华民族文学的视野之中,才能展示中华民族文艺的整体景观。? 在长城以北,自大、小兴安岭,横跨蒙古草原,西抵天山南北的辽阔区域,是我国的北方草原游牧文化区,这里的自然生态构成以高山林木和高原草地为主,历史上的女真、匈奴、鲜卑、柔然、突厥等民族生息于此,现在则是满族、蒙古族、维吾尔族、柯尔克孜族、回族等民族的栖居地。这里各民族交流频繁,多元文化汇聚,也是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在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民间文学类有吉林省的满族说部、辽宁省的古渔雁民间故事、喀左东蒙民间故事、谭振山民间故事,还有中国少数民族三大史诗中的《玛纳斯》、《江格尔》名列其中。属于音乐类的蒙古族长调民歌、蒙古族呼麦、蒙古族马头琴音乐、裕固族民歌、花儿、蒙古族四胡音乐、辽宁鼓乐、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等等,都是这一文化区域民族民间文艺的精华。? 黄河流域的秦陇文化区、中原文化区和齐鲁文化区,自秦至北宋,历代都城一直分布在该文化区内,成为中华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这里文物昌盛、民风淳厚,文化发达,是举世闻名的文明发源地,也是多民族文学的“富矿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孟姜女传说、董永传说、河间歌诗、左权开花调、河曲民歌、陕西紫阳民歌、聊斋俚曲、秦腔、河北梆子、皮影戏、目连戏等,在这里流传久远。? 长江流域物产富饶,地灵人杰,孕育了上游的巴蜀文化、中游的荆楚文化和下游的吴越文化。巴蜀地区群山连锦,山地幽深,有利于原生态古俗的保存。荆楚文化既有温柔的诗篇,也有强大的武力,显得瑰丽多姿、气魄恢宏、博大劲健。楚地崇巫、尚东、尊凤、尚赤,楚人的先民以凤为图腾,凤在楚人当中被当作至真、至美、至善的象征。楚文化区中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