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密封式覆盖换药法在PICC治疗间歇期的维护效果.docVIP

全密封式覆盖换药法在PICC治疗间歇期的维护效果.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全密封式覆盖换药法在PICC治疗间歇期的维护效果   摘要:   目的: 探讨全密封式覆盖换药法在PICC治疗间歇期的维护效果。方法:将170例需长期留置PICC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全密封式覆盖换药法对PICC治疗间歇期进行维护。对照组采用常规换药方法。结果: 实验组患者导管局部感染、导管脱出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全密封式覆盖换药法在PICC治疗间歇期的维护能有效降低患者导管局部感染、导管脱出发生率。   关键词:全密封式覆盖;PICC;治疗间歇期;维护   【中图分类号】   R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7-0045-01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已广泛用于肿瘤患者的中长期化疗,而PICC在为患者治疗提供所必须的静脉通路的同时,也将病人置于发生感染等并发症的危险当中[1]。尤其是病人在治疗间歇期需回家休养,离开医护人员的视线,无法进行有效的监控和指导,不能及时发现相关并发症及其先兆[2]。因此在离院期间选择一种有效地固定方式非常重要。我们于2011年7月开始对治疗间歇期PICC使用无菌敷贴全密封式覆盖换药法,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170例置管患者,其中男性97例,女性73例,年龄22~90岁,平均年龄51.312岁 ;其中胃癌58例,结肠癌7例,直肠癌12例,胆管癌28例,胰头癌11例,十二指肠癌14例,乳腺癌21例,卵巢癌17例,恶性葡萄胎2例。右侧贵要静脉置管97例,右正中静脉置管12例,右侧头静脉置管5例,左侧贵要静脉置管32例,左侧正中静脉置管15例,左侧头静脉9例。置入长度40~58cm。入选患者均需预计带管20天以上。将170例置管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疾病种类、营养状况、置管部位、置管长度、换药次数、带管时间、用药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1.2.1 两组患者均选用巴德4FrPICC导管,敷贴为IV3000,置管及换药均由通过PICC技术培训有资质的专业护士按照常规操作。置管后在住院期间导管的维护无异,出院时无导管相关并发症。两组患者在首次出院前均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嘱无特殊情况7天后回院内进行导管维护,每位患者的导管维护情况登记在册。   1.2.2 对照组按常规维护方法操作:洗手,戴口罩,自下而上去除敷料,观察穿刺点有无发红、肿胀、渗血及渗液;导管有无脱出;再次洗手,打开无菌换药包,建立无菌区,戴无菌手套,用75%酒精棉球脱脂,待干,然后用2%的碘酊棉球消毒3次,再用75%酒精棉球脱碘,消毒范围以穿刺点为中心上下各10cm,两侧至臂缘;更换肝素帽, 10ml注射器抽吸生理盐水脉冲式冲洗导管,无菌敷贴覆盖穿刺点及导管、部分导管连接器,免缝胶布固定肝素帽及未覆盖的导管,完成维护。   1.2.3 实验组多备一无菌敷贴,在对照组完成维护基础上,再酒精棉球消毒肝素帽及连接器,顺-逆-顺三遍,用无菌纱布环状包裹肝素帽及部分导管连接器,肝素帽端无菌纱布反折后用第二个敷贴密封式覆盖,覆盖范围下至肝素帽下方2cm,敷贴与两侧皮肤接触的范围在3cm以上。   1.2.4 判定标准:(1)局部感染和导管腔内感染: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定义[3]:局部感染为导管入口处红肿、硬结、触痛以及有脓性分泌物。导管腔内感染:细菌培养阳性,患者有发热症状。(2)导管脱出[3]:导管脱出≥5cm。(3)静脉炎[4]:沿静脉走向出现局部疼痛、红肿或静脉条索状改变、触及硬结等症状。   1.3 统计学分析: 所得数据使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见表1   3 讨论   3.1 PICC具有安全、方便、操作易于掌握、保留时间长的特点,为肿瘤病人提供了最佳的治疗途径,PICC能否安全留置有效使用,成为肿瘤病人能否完成治疗计划的关键。PICC是一种高风险侵袭性操作,治疗使用期间,护理人员每天都可以观察到PICC的使用情况,可及时发现、规范处理并发症。治疗间歇期,病人需带管出院,虽然有针对性的做有关PICC的健康教育,但病人及家属不可能做到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不能保证及时发现、有效预防PICC的相关并发症。出院后,病人脱离了病人角色,放松了带管侧肢体的警惕性,活动度及活动量增加,很容易导致导管脱出;病人所处的环境,尤其是农村的患者,卫生条件相对较差,对预防感染性并发症不利。据杜晓红对50例化疗间歇期携带PICC导管在维护过程中发生并发症的情况统计,其发生率为30%[4]。因此有必要采取一种安全有效的固定方式,防止导管并发症的发生,保证导管的使用寿命。但

文档评论(0)

guan_so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