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有效如成分w生物转化的研究进展.doc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药有效成分生物转化的研究进展 摘 要:综述了近年来中药有效成分的生物转化的研究概况。生物转化是中药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生物转化为中药新药的研制和开发提供了良好的途径,将成为21世纪推动中药现代化、产业化的核心技术之一。 关键词:生物转化;中药;有效成分 Research Progress of Chinese Medicine Effective Component Biotransformation Abstract:The research synopsis about Chinese medicine effective component biotransformation in the recent five years was summarized. Biotransformation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methods in Chinese medicine study. The Chinese medicine biotransformation will give a better way for its development and become one of the 21st century impetus for Chinese medicine modernizations, industrial production core technologies. Key words:biotransformation;Chinese medicine;effective component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几千年来为民族的 健康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且在国际范围内也越来 越受到世界的关注。但随着中药的长期开发,野生 药材资源日益减少,人工种植药材品质退化,使得 中药资源的开发潜力和应用价值受到极大的影响。 传统中药的优势与现代生物技术相结合,将是传统 中药走向现代化、国际化的重要途径。 所谓生物转化(Biotransformation),也称生物 催化(Biocatalysis),是利用植物离体培养细胞或器 官等对外源化合物进行结构修饰而获得有价值产 物的生理、生化反应,其本质是利用生物体系本身 所产生的酶对外源化合物进行酶催化反应,它具有 反应选择性强、反应条件温和、副产物少、不造成环 境污染和后处理简单等特点。应用生物转化技术 研究中药有多种分类方法,作者从中药化学成分这 一角度对近年国内外应用生物技术研究中药的概况作一综述。涉及的主要化学成分包括生物碱、苷 类、萜类、黄酮类、甾类、醌类等。 1 生物碱 Yu R M[1]等研究了在野罂粟悬浮培养细胞中 加入真菌对野罂粟培养细胞野罂粟碱和黑龙辛甲 醚产生的作用。董世建[2]等以J-8菌将前体物质1- 苯基-2-甲氨基丙酮转化生成d-伪麻黄碱。 2 苷 类 Zhan J X[3]等利用刺囊毛霉3.3450的培养液 对天麻素进行生物转化,得到产物对羟基苯甲醇, 转化率接近100%。戴均贵等分别采用桔梗悬浮细 胞[4]和长春花悬浮细胞培养体系[5]进行生物转化, 均得到转化产物对羟基苯甲醇。蔡洁[6]等研究在 B5液体培养基培养22 d的人参毛状根,在含有 11000 mmol#L-1对羟基苯甲醇的生物合成培养基 中转化24 h,对羟基苯甲醇转化率达8418%。 赵明强[7]等首次以人参毛状根为反应器,在B5 培养基上悬浮培养,对氢醌持续转化24 h,结果转 化率达89%。栗建明[8]等初步探讨人参毛状根转 化氢醌,生物合成熊果苷,转化率最高达89%。另 文还探讨了MS固体培养基上培养32 d的人参细 胞,在氢醌的生物合成培养基中转化24 h后,转化 率达79115%[9]。于荣敏[10]等应用悬浮培养的转 基因何首乌毛状根转化,在加入底物后第72 h,每 瓶培养物和培养基中熊果苷的含量达到最高,熊果 苷分泌进入培养基的百分比达到最高,为2193%, 总摩尔转化率达到81191%。 吴少杰[11]等分别采用生物酶水解法和液体发 酵转化法进行了甘草皂苷的生物转化,得到单葡萄 糖醛酸基甘草皂苷元,获得产物的产率分别为 2317%和1010%。李晖[12]等利用黑曲霉干粉将甘 草酸转化为单葡萄糖醛酸基甘草次酸。王云[13]利 用绿色木霉转化甘草酸,主要生成单葡萄糖醛酸甘 草酸(GAMG)和少量的甘草酸,且生成GAMG的 转化率为88%。 Hasegawa H[14]等研究人参皂苷被肠细菌转化 的代谢物,包括20(S)-原人参萜二醇-20-O-B-D-吡 喃葡糖苷和3-O-油酰-M1。Dong A L[15]等首次报 道了利用49种微生物菌株对人参皂苷Rg1进行生 物转化研究,发现小型丝状真菌黑曲霉311858与 蓝色梨头

文档评论(0)

haoxiansh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