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心血管系统病理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硬化:
定义:动脉壁增厚并失去弹性的一类疾病
包括:
1、动脉中层钙化
2、细动脉硬化
3、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概述
概 念:与血脂异常有关并发生血管壁成分改变的动脉性疾病。
病变特征:血中脂质沉积
内膜灶性增厚
形成粥样物质
动脉壁变硬、管腔狭窄
病变部位:大、中动脉
好发年龄:中、老年人
临 床:心、脑等引起严重的缺血性病变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致病因素:
1. 高脂血症
2. 高血压
3. 吸烟
4.其他致病因素
(1)糖尿病和高胰岛素血症
(2)遗传因素
(3)内分泌因素
(4)年龄
(5)体重超重或肥胖?
(二)发病机制
1、脂质渗入学说2、平滑肌致突变学说3、炎症学说
4、内皮损伤学说5、单核-巨噬细胞作用学说
二、病理变化
(一)基本病理变化
1、脂纹(最早病变)
(1)肉眼:
主A分支开口处
淡黄色条纹
稍隆起
(2)镜下:
泡沫细胞
体积大,圆形或椭圆形,胞质内含有大量小空泡
(一)基本病理变化
2、纤维斑块
(1)肉眼:
灰黄色、瓷白色、隆起斑块
(2)镜下:
① 表面:纤维帽
② 深层:脂质
泡沫C
基质
二、病理变化
3.粥样斑块:又称粥瘤
(1) 肉眼:
黄白色斑块
明显隆起
(2)镜下:
① 表面:纤维帽(胶原纤维玻璃样变性)
② 深层:大量无定形坏死物:内有胆固醇结晶
底部及边缘:肉芽组织
外周:淋巴细胞 + 泡沫细胞
③ 中膜:不同程度萎缩→变薄
(二)粥样斑块的继发性变化
1、斑块内出血
2、斑块破裂
3、血栓形成
4、钙化
5、动脉瘤形成
6、血管腔狭窄
三、主要动脉的病变
(一) 主动脉 AS
1、 好发部位:
腹主A后壁及分支开口处
其次胸主动脉、主动脉弓、升主动脉?
2、 病变:
常见粥样斑块及其继发改变
(二)冠状动脉AS
1、好发年龄: 较主动脉AS晚10年,35-55岁发展快
2、好发部位:左冠状A前降支>右冠状A主干>左旋支?
3、病变特点:
切面呈新月形
偏心性狭窄
4、结局:
心肌供血不足,引起缺血性心脏病
(三) 脑动脉 AS:
1、好发部位:
大脑中动脉
Willis动脉环
2、病变:
(1) 脑萎缩?
(2) 脑软化
(3) 脑出血
(四)肾动脉AS 1、好发部位: 肾A开口处2、病变: AS性固缩肾
(五) 四肢A AS:
1、好发部位: 下肢A
2、病变:
血管狭窄 → 缺血 → 间歇性跛行
血栓形成 → 闭塞 → 坏疽
(六) 肠系膜A AS:
狭窄→腹痛、腹胀、发热;
阻塞→肠梗死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冠心病)
1、定义:冠状A狭窄所致心肌缺血 → 缺血性心脏病
2、病因及机制:
① 冠状A供血不足
② 心肌耗氧量剧增
3、表现:
①心绞痛
②心肌梗死
(一)心绞痛
1、概念:心肌急性暂时性缺血、缺氧引起的临床综合症
2、临床表现: 胸骨后压榨性或紧缩性疼痛
向左肩或左臂放射
每次3~5分钟,休息或硝酸酯制剂缓解
常有明显的诱因 3、疼痛机制:
酸性产物或多肽类物质堆积刺激神经末梢,信号经1-5胸交感神经节和相应脊髓节段到脑
临床分型
(1)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
心绞痛性质、强度、部位、发作次数和诱因等在1-3日内无明显改变者,多伴稳定的冠状A AS狭窄(>75%)
(2)恶化性劳累性心绞痛
稳定型心绞痛在3个月内疼痛频率、程 度、时限、诱因经常变动,进行性加重
(3)自发型变异型心绞痛
多无诱因,休息或梦醒时发作,冠状动脉明显狭窄,冠状A发作性痉挛引起。 ECG:S-T段反而抬高
5、结局
心绞痛发作多能在用药后缓解,多次发作可形成心肌梗死
(二)心肌梗死
1、概念:是由于心肌严重而持久的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局部性坏死。
2、病因与发病机制
(1)冠状动脉血栓形成
(2)痉挛
(3)斑块内出血
(4)心脏负荷过重
(5)出血、休克
3、疼痛特点:
剧烈较持久的胸骨后疼痛,硝酸酯制剂或休息不能完全缓解,中老年人,常有诱因
4、心肌梗死的部位
左前降支支配区域: 左心室前壁、心尖部、室间隔前2/3
右主干支配区域:左室后壁、室间隔后1/3、右心室
左主干或左旋支支配区域,即左室侧壁、膈面、左房及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水文分析软件:MIKE 21二次开发_(1).MIKE21概述.docx VIP
- 高中数学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三章圆锥曲线的方程教学分析和教学建议(课件).pptx
- 清洁生产和清洁生产审核.pptx VIP
-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及答案.pdf VIP
- 水族世界行业调研报告解数咨询1016mb.pptx VIP
- 冷库灭火和应急疏散救援预案.docx VIP
- 水文分析软件:MIKE 21二次开发_(10).MIKE21API接口应用.docx VIP
- 供应链风险管理与应急预案.docx VIP
- 酒店前台交接班记录表完整优秀版.docx VIP
- 一种小干扰RNA及其应用专利CN118516357A说明书.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