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人写文章讲究句式的整齐对称,我们可以根据这一特点断句。 例5:夫寒之于衣不待轻暖饥之于食不待甘旨饥寒至身不顾廉耻。 (晁错《论贵粟疏》 解析 开头的“夫”是发语词,后面是结构相同的对称句,构成排比。 答案 夫寒之于衣/不待轻暖/饥之于食/不待甘旨/饥寒至身/不顾廉耻。 6.辨修辞,助断句 文言文中经常运用对偶、排比、顶真等修辞手法。 * 例6: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列子·愚公移山》) 解析 句中多字重复,运用了顶真手法。此可以作为断句的依据。 答案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 6.看结构,定断句 例7: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解析 这句话中“益者三乐”“损者三乐”是总说,继而分述,这就是总分关系。 答案 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近几年出现的考查断句的试题,一般不要求使用标点符号,只须用斜线“/”断开即可;复习训练中不妨加上。 * 【方法总结】 要提高断句能力,从根本上说,要多读一些难度适当的课内外文言文来增强语感。当然借用一定的方法,抓住一些标志,也是用来解答断句题的辅助手段。 (一)反复钻研,弄通文意 第一步,通读全文,了解大意。要根据自己的理解水平通读一到三遍,初步了解文章大意; * 第二步,抓住关键,把握中心。一段话总有一个中心,而这个中心往往集中在一两句非常精辟的言语中。抓住关键就能把握中心,从而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 第三步,理清脉络,点断句子。一般来说,叙事性散文脉络比较容易理清,而说理性散文应该注意层次的把握。 第四步,点断句子后,再行通读。要求字句必须讲得通,内容必须符合情理,标点出来的句子,还要符合古代语法和音韵。仔细体会作者表达出来的感情、语气,做到正确标点。 * (二)利用古汉语词汇、词序和句式特点 从词汇方面看,古汉语单音词比较多,一词多义的现象比较普遍。古今词义的差别比较大,同时词类活用的情况也比较多。 从词序方面看,主要是宾语前置,特别是要善于识别宾语用代词复指的宾语前置。而介词结构后置和用作补语的问题也值得注意。 * 从句式方面看,判断句、被动句都比较好识别。省略句需要重视,要注意省略的是什么成分。古人行文有个重要特点。喜欢对举成文,常常使用对偶、对衬、对比、排比等句式,以增强文章气势。掌握这一特点,只需要把标点的文章诵读几遍,就能上口。因而能够自然的把句子断开。 (三)利用文言虚词帮助标点断句 古人用词造句习惯于用虚词表示停顿和语气。有些虚词实际上起着某些标点的作用。因此,我们要善于抓住这些视觉上的“显著外部标志”,帮助我们断句。 * (1)“夫、惟、盖、故、盍、是故、今夫、若夫、且夫、然则”常常置于句首,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在它们前面点断句子。 (2)“也、耳、焉、矣、乎、哉、耶(邪)、欤(与)”等多置于句尾,所以我们也可以在它们的后面点断句子。 * 答案 臣闻战以勇为主/以气为决/天子无皆勇之将/而将军无皆勇之士/是故致勇有术/致勇莫先乎倡/倡莫善乎私。 * 答案 然所作《天籁词》/粗浅之甚/不足为稼轩奴隶/岂创者易工而因者难巧欤/抑人各有能有不能也/读者观欧秦之诗远不如词/足透此中消息。 * 答案 爇火煮荸荠熟/婢削之盈瓯/余入自外/取食之/婢持去/不与/魏孺人笑之。 * 答案 人惟求旧/物惟求新/新也者/天下事物之美称也/而文章一道/较之他物/尤加倍焉。 * 问题诊断——未懂原文,语感欠缺,随意点断 【典例】 (2011·浙江卷) …… 改黄门侍郎,兼太子右庶子,又兼大理卿。不旬日,断疑狱四百,抵罪者无怨言。尝有小疾,囚相与斋祷,愿亟视事。时以执法平恕方戴胄。后拜侍中,兼太子宾客。诸囚闻其迁,皆垂泣,其得人心如此。性严正,未尝回容。 *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诸 司 奏 议 悉 心 纠 驳 故 帝 委 之 或 时 移 疾佗(他)宰 相 奏 事 帝 必 问 与 文 瓘 议 未 若 不 者 曰 往 共 筹 之。 * 阅卷现场采样 阅卷点评 该答案采样几乎全错(只有两处对),反映该考生一是文言语感差,功底不强;二是答题时没有读懂原文。所以随意断句,谬之远矣。 得1分 * 规范答案 增分指导 诸司奏议/悉心纠驳/故帝委之/或时移疾/佗(他)宰相奏事/帝必问//与文瓘议未/若不者/曰/往共筹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考语文 第2部分 第1节 理解课件.ppt
- 高考生物第一轮 第7讲 细胞器 系统内的分工合作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
- 高考语文 第3部分 第1单元 第3节 鉴赏作品形象.doc
- 高考语文 第3部分 第1单元 第5节 探究.doc
- 高考语文 第3部分 第2单元 第1节 把握故事情节.doc
- 高考语文 第3部分 第2单元 第2节 分析环境描写.doc
- 高考语文 第3部分 第2单元 第3节 鉴赏人物形象.doc
- 高考语文 第3部分 第2单元 第4节 品析艺术技巧.doc
- 高考语文 第3部分 第1单元 第2节 理解词句含意课件.ppt
- 高考语文 第3部分 第1单元 第1节 分析作品结构课件.ppt
- 高考语文 第5部分 第4单元 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doc
- 高考语文 第一周 文言文基础+素材挖掘教材梳理.doc
- 高考语文 第5部分 第3单元附录.doc
- 高考语文 第5部分 第2单元 第2节 鉴赏诗歌的形象课件.ppt
- 高考语文 第5部分 第2单元 第4节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课件.ppt
- 高考语文 第5部分 第3单元 文化经典阅读课件.ppt
- 高考语文 第5部分 第4单元 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课件.ppt
- 高考语文 第5部分 第2单元 第3节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课件.ppt
- 高考语文 第5部分 第1单元 第3节 分析综合课件.ppt
- 高考语文 第三周 文言文基础+素材挖掘教材梳理.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