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直肠癌患者PICC置管中的应用.docVIP

循证护理在直肠癌患者PICC置管中的应用.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循证护理在直肠癌患者PICC置管中的应用   [摘要]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直肠癌患者PICC置管中的应用。 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月间在我科行PICC置管的直肠癌患者80例,分为观察组(n = 40)和对照组(n = 40),分别采用循证护理方法和常规护理方法护理,观察两组患者首次穿刺成功率及PICC置管后第1、2、3个月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结果 两组患者首次穿刺成功率为96.25%。术后1个月内,两组患者各种并发症发生率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个月内,两组患者静脉炎及感染发生率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内,两组患者感染及导管堵塞发生率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循证护理方案比常规护理方案在降低PICC置管并发症的发生率方面更为有效。   [关键词] PICC;并发症;循证护理;直肠癌   [中图分类号] R47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09-0083-03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具有置管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操作安全、管径粗、血流速度快、避免化疗药物外渗及保留时间长等优点,已成为继中心静脉导管后的又一非常重要的方法和手段,已广泛应用于危重患者抢救、长期静脉治疗、化疗和胃肠外营养。但置管期并发症时有发生,尤其是免疫功能低下的癌症患者,由于治疗的需要往往置管时间较长,增加并发症尤其是感染相关并发症发生的风险[1,2]。因此,目前迫切需要一种能够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并发症的护理方案。循证护理(EBN)是伴随着循证医学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的临床护理模式,是护理人员审慎、明智和准确地运用现有的科研结论为基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需求和愿望,结合护理人员的临床经验综合考虑,运用最好的护理措施为患者提供最佳的临床护理[3]。现将循证护理方案运用于我科行PICC置管的直肠癌患者,并与常规护理方案进行比较实际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月间在我科行PICC置管的直肠癌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经术后病理证实为直肠癌,且根据2011版直肠癌治疗指南均需术后辅助化疗6~8个疗程,所有患者均有化疗及PICC的适应证而无绝对禁忌证。纳入研究的患者所用化疗药物方案大致相同。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直肠癌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40例,男29例、女11例,年龄46~72岁,中位年龄59岁;对照组40例,男26例、女14例,年龄48~70岁,中位年龄58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疾病的严重程度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选用美国巴德公司生产的型号为20~22 G的三向瓣膜PICC导管,在告知患者PICC的相关知识及潜在风险后,严格按照巴德公司提供的操作流程标准操作,留置成功后选用3M透明敷贴固定导管,每周更换敷贴1~2次,更换输液接头1次,每日输液前后用10~20 mL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输液后用肝素液正压封管。留置时间42~186 d,累计留置11 120 d,平均139 d。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根据循证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提出问题:如何有效预防和控制直肠癌患者PICC置管期并发症?检索文献:在PUBMED、CNKI、维普三大数据库中获得有参考价值的依据。结合患者需求制定出循证护理方案。   1.3 循证护理方案   1.3.1 PICC置管方案 ①血管选择优先顺序依次为:贵要静脉、正中静脉、头静脉。贵要静脉管径较粗且直,静脉瓣少,穿刺过程中损伤最小,作为首选;正中静脉粗直,但个体差异大,静脉瓣多,容易损伤静脉瓣;头静脉前粗后细,高低不平,容易导致导管反折,增加置管风险。罗奕[4]通过对比40例经不同静脉行PICC的患者,发现经贵要静脉穿刺率及导管留置时间均显著高于经头静脉置管者。②穿刺部位最好选择近心端距肘窝4 cm以上,此处血管粗且直,血流速度快,操作不易损伤血管内膜,避开了关节活动处,降低了关节活动所致的导管摩擦血管内膜的风险,同时无菌敷贴易于固定。而常规的穿刺点位于肘窝下两横指处。郭丽娟等[5]对PICC穿刺部位进行了对照研究,发现穿刺部位在近心端距肘窝4 cm以上的并发症低于肘窝下两横指处。③在25℃以上的室内操作,操作前45℃湿毛巾热敷穿刺肢体,使血管充分舒张,可以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减少血管损伤。④尽量选择右侧路径,避免因左侧路径较长、较弯曲、置管操作难度较大、损伤血管内膜导致置管并发症。⑤置管长度的测量不当可增加患者肢体疼痛不适、心律失常甚至心肌损害等风险。PICC 导管厂家提供的操作指南中建议测量方法从穿刺点至右胸锁关节再向下反折至第三肋骨。Kim等[6]用这一测量方法在儿童中获得了满意的效果,而Ryu等[7]认为隆突是判断导管末端位

文档评论(0)

jingpinwed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