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工程概况
第一节 工程概况
皖江路(乐山路~江南大道)快车道正在实施,雨污水管道尚未建设,本工程结合松花江路建设新建雨污水管,本次设计雨水管道位于梅龙排区范围,雨水就近相交道路雨水管及规划排水渠。污水位于第一污水厂服务范围,污水管道接入相交道路污水管道。
由于皖江路部分过路管已建,本工程充分利用现状过路管作为部分污水预留支管,包括污12、污16、污19、污22、污25、污28、污35、污37、污39、污41、污43预留支管。但利用的预留支管实际长度比设计管长度短,施工时应按设计长度进行补长,并增设预留井,便于以后周边污水接入。
由于皖江路雨水口基本已经建成,本工程利用已建的雨水口,并新建雨水口连接管就近接入雨水检查井。由于雨水口存在一定的堵塞和损坏,施工过程中应及时对雨水口疏通和修补。
根据江南产业集中区管线综合规划,道路南北两侧均铺设雨水管道,雨水距道路中心线北侧15.0m、南侧22.0m,扩大交口处北侧雨水往北适当偏移,距人行道外侧石0.5m。污水管道布置于道路南侧,距道路中心线为24.0m。
第二节 工程地质情况
1、地形地貌
拟建场地北临长江,其第四纪地貌型态属江漫滩及山区(局部)地貌单元;路线穿过现有农田、沟塘。场地地形起伏较大,勘察期间测得各孔口地面高程为7.00—31.00m,最大高差为24m。该高程采集于委托方提供的地形图上的控制点,属85高程系统。
2、地基岩土形成
据钻探揭露、土工试验及原位测试数据综合分析,拟建场地地层自上而下为:
①层耕土(Qml)——该层主要分布在稻田,层厚0.50~3.00m,层底标高5.53~7.85m。灰黄,青灰色,松散(软塑)状态,以淤泥质土为主,包含植物根。
①1层填土(Qml)——该层主要分布在山区,层厚0.60~1.80m,层底标高8.15~24.20m。棕红色,松散状态,以粘性土为主,包含植物根和少量的砾石。
②层粉质粘土(Qal+pl)——局部分布,层厚0.60~2.50m,层底标高3.54~6.75m。灰黄色,可塑~软塑状态,湿,稍有光泽,无摇振反应,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含氧化铁等。其静力触探试验比贯入阻力PS值一般为0.90~1.20MPa,平均值为1.0MPa。
③层淤泥质土(Qal+pl)——揭穿部分层厚1.60~20.5m,层底标高-13.46~4.89m。青灰色、浅灰色,软塑~流塑状态,饱和,含有机质、腐化物,局部夹粉土、粉细砂及少量贝壳等。其静力触探试验比贯入阻力PS值一般为0.3~0.6MPa,平均值为0.42MPa。该层局部夹有一定层厚的③1粉细砂,稍密~松散状态。
④1层粉质粘土(粘土)(Qal+pl)——层厚0.70~5.90m,层底标高-15.46~5.29m。青灰色,灰黄色,可塑~软塑状态,湿,稍有光泽,无摇振反应,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含氧化铁等。其静力触探试验比贯入阻力PS值一般为1.1~2.2MPa,平均值为1.45MPa。
④2层粘土(Qal+pl)——层厚0.60~3.00m,层底标高-13.95~8.27m。青灰色,灰黄色,可塑~硬塑状态,稍湿,有光泽,无摇振反应,强度中等,韧性高,干含氧化铁、铁锰结核等。其静力触探试验比贯入阻力PS值一般为1.7~3.3MPa,平均值为2.15MPa。
⑤层粘土混碎砾石(Qal+pl)——此层未揭穿。青灰色,灰白色,中密状态,粘土为可塑~硬塑状态,夹砾石粒径0.1~3cm,占总量50%左右,其间夹一定的中粗砂,其标贯实测击数一般为37~54击/30cm,平均为49击/30cm左右。
⑥层粘土(Qal+pl)——该层仅在山区分布。棕红色,硬塑状态,稍湿,有光泽,无摇振反应,强度高,韧性高,干含氧化铁、铁锰结核,夹少量砾石。其静力触探试验比贯入阻力PS值一般为3.2~5.2MPa,平均值为4.35MPa。
⑦层强风化砂岩(J)——棕红色,坚硬或密实状态,含长石、云母等。该层仅在山区局部揭露。
以上各岩土层的分布可详见“工程地质剖面图”。
3、地(路)基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
根据现场原位测试及室内土工试验成果分析,各层地(路)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详见附图表部分“土工试验成果报告”、及“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表”。
4、地下水
拟建场地在①、①1层耕填土、②层粉质粘土及③层中埋藏有潜水型地下水,水塘、水沟中分布有地表水,其水位水量主要受大气降水及地表迳流渗入补给影响。实测地下水静止水位埋深在0.30m~0.76m。水位标高为6.70m~7.40m。
第二章 编制说明、依据及原则
第一节 编制说明
深基坑工程具有技术难度高,风险大的特点。地质条件复杂,地面建筑和地下设施密集,若处理不当,极易酿成事故,造成经济损失和不良社会影响。为保证深基坑工程顺利进行,确保基坑周边建(构)筑物、道路等不受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跨文化交际hall’s-culture-context-model讲解学习.ppt VIP
- 2025版《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检验表与验收表》(参考样表)631.3-4.docx
- 2024年05月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自然资源局所属事业单位2024年公开选调4名工作人员笔试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研判与答案解析.docx VIP
- 政务新媒体运营培训课件.ppt VIP
- 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表631.1-2025、632.2-2025.xlsx VIP
- (正式版)D-L∕T 849.6-2016 电力设备专用测试仪器通用技术条件 第6部分:高压谐振试验装置.docx VIP
- 政务新媒体宣传课件.pptx VIP
- 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设计技术要求.pdf VIP
- GB 50229-2019 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标准.docx VIP
-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2024版 教材课后思考题答案.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