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历史期末复习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高二上期末考试内容和题型 一、基础知识(24分):1~2题,语素、词语、成语、短语、单句、复句、病句、句子衔接。 二、古诗文阅读(38分):8—15题文言文阅读:考实词、虚词(之、以、而、其)、词类活用、特殊句式、文意理解、断句、句子翻译(两句6分)。16、17题古诗阅读:鉴赏表述题 背诵默写(8分):范围:《滕王阁序》《六国论》 四、语言运用(8分):25、单句复句互相转换 26、单句成分扩展 五、作文(60分):27.议论文,要求审题准确,观点鲜明,论证充分,不少于800字. 三、现代文阅读(20分) 1.语素 例题: 1.下列词语全部是由两个语素组成的一项是 A.品行 喜欢 凳子 石头 B.赛跑 美满 蜿蜒 光荣 C.原因 琵琶 火车 成功 D.沙发 英格兰 小妹 花儿 1、 A ( B蜿蜒 C琵琶 火车 D沙发 英格兰为一个语素组成的词) 一、请按要求把下列词语进行归类,只填写序号。 ①恍惚 ②流苏 ③滥觞 ④佳丽⑤歇斯底里⑥法西斯⑦仓皇⑧婵媛⑨氤氲⑩啾啾 一个语素的有: 两个语素的有: 二、用横线画出下列句子中的语素 1、奥林匹克运动会。 2、我很爱吃巧克力。 3、园中的葡萄熟了。 4、学生在山上植树。 ④佳丽 ①② ③⑤⑥⑦⑧⑨⑩ 2、词语 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性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新来的班主任比老班主任更会体贴同学。 A.助词 介词 动词 形容词 B.介词 动词 副词 动词 C.助词 介词 副词 动词 D.介词 动词 副词 形容词 C 3、成语(略) 4、短语 1、选出短语结构相同的一项: ( ) A、欣喜万分 参天耸立 B、历史悠久 精神抖擞 C、绞尽脑汁 不折不挠 D、风卷残云 百年大计 2、选出下列短语类型完全相同的一项( ) A、我的老师 小明听话 可爱的中国 李林的书 B、聪明伶俐 漂亮美观 老师和同学 勇敢顽强 C、谈谈理想 统筹方法 最可爱的人 洗洗手绢 D、打开文件 主要原因 北京立交桥 新闻记者 B B 5、单句 5.对下列单句的语法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他认为儒家、道家、法家都可以融在一起。 (主谓短语做宾语) B.价格取决于供应和需要。(“供应和需要”作宾语。) C.中国共产党以自己艰苦奋斗的经历,以几十万英勇党员和几万英勇干部的流血牺牲,在全民族几万万人中间,起了伟大的教育作用。(“教育作用”作宾语,“以……经历” 、“以……流血牺牲”、 “在……中间”是状语) D.我让王名去抱作业本。(“王名”是兼语。) B 取决:由某人、某方面或某种情况来决定。后面多付“于” 6、病句 (略) 7、复句 8、衔接(略) 例:对下列复句的类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人民感谢我们,资产阶级也会出来捧场。 ②学习即要有一股钻劲,又要有一股巧劲。 ③ 有的青年虽有理想,但刻苦勤奋不足。 ④为了搞革新,今晚别说你不去看电影,就连有名的影迷小王也不去。 ⑤不久我就离开了母亲,因为我要读书啦。 A. ①② /③/④ /⑤ B.①/②/ ③⑤ / ④ C.①/②/③/④/⑤ D.①⑤/②/③/④ A (并列/转折/递进/因果) 【而】(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妪每谓余曰

文档评论(0)

cumhuatgw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