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文慧 师德专题(中职).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师 德 与 育 人 安徽工商职业学院 梁文慧 提 纲 一、什么是师德 二、如何认识师德与育人的关系 三、如何以师德促育人 1、什么是师德 (一)一般概念——理论(规范) (二)普遍认同——实践(教师) (三)特殊要求——职业(中职教师) (四)心灵感知——自身(心理、良心) (一)一般概念——理论(规范) 师德师风包括对政治的关注与理解、对职业的热忱与执着、对同事的团结与合作、对同行的尊重与诚信、对学生的关心与爱护、对学术的严谨与勤奋、对自身的自律与勉励等各个方面。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2011年12月颁布 爱国守法——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依法履行教师职责 敬业爱生——做学生良师益友。 教书育人——坚持育人为本,立德树人。 严谨治学——精益求精 服务社会——勇担社会责任 为人师表——以高尚师德、人格魅力和学识风范教育感染学生。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 一、爱国守法。 二、爱岗敬业。(敬业爱生) 三、关爱学生。 四、教书育人。 五、为人师表。 六、终身学习。 师德: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形成的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思想品质,它是教师全面素质的核心。 (二)普遍认同——实践(教师) 师德,是教师工作的精髓,可以用 “师爱为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概括其内涵。 教师的语言——对师德的理解和赞美 师德是石,敲出教育的星星之火;师德是火,点燃学生希望的灯!师德是朴素而亲切的,因为它根植于教师平凡的职业生活;师德是优美而幸福的,因为它处处影显出教育智慧的魅力。”  师德是金,品质纯正、闪光而弥足珍贵; 师德是镜,自警自励,严于律己,宽待别人;    师德是烛,赤胆忠心,发热发光,照亮代代学子之前程; 师德是梯,默默无闻,尽职尽责,让勇攀者踏着肩膀登上峰顶; 师德无形,却在潜移默化中塑造无数有形之身,养天地之气,育中华栋材; 师德永存,她铭刻在每一学生纯朴的心灵里,她播种繁衍在每一个踏实真诚的足迹里。   (三)特殊要求——职业(中职教师):更需要三心:爱心、真心、责任心 “爱心”——温暖每个学生的心灵, “真心”——了解中职生的心理特点, “责任心”——尊重每个学生的人格,帮助学生克服自卑和失落感。 (四)心灵感知——自身(心理、良心) 世上从业有百行,行行有业德,师德乃百德之首。 面对需要健康成长成才的青少年 一个教师的师德会影响一群人、一辈子 师道高于普通的道德。 师德——良心 真正发自心底的师德绝非来自外界的灌输,而是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平凡岁月里,在普通的、具体的、甚至是有些琐碎的工作中,老师们渐渐用心感悟师德中蕴含的深刻而又普通的道理: 为什么要爱学生?如何去关爱学生? 如何对待自己的职业? 如何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赖,做学生的 “良师益友”? 深刻地理解并践行师德,恐怕要用几年、十几年乃至我们毕生的精力。 只有不断地用心感悟,才能无时无刻不激励自己去把握和体验师德的内涵,从而自觉自愿地遵守它、坚持不懈地探索并践行它。 二、如何认识“师德”与“育人”关系 好教师:既教书又育人 好教师要做到三好:师德好、学问好、教学好 师德是第一位,影响其它两项 “人”字以德顶天,以知识和技能立足 。 二、如何认识“师德”与“育人”关系 (一)、师德是育人的基础——教师面对的是需要成长成才的学生。 (二)、师德对于职业教育更为重要——职业学校教师面对学生的特殊性 (三)、师德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需要——教师肩负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 (四)、师德要适应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满足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二、如何认识“师德”与“育人”关系 (一)、师德是育人的基础——教师面对的是需要成长成才的学生。 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这样说过:“要有良好的社会,必先有良好的个人;要有良好的个人,必先有良好的教育。”我想,同样可以推而广之,那就是要有良好的教育,必先有师德高尚的教师。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俗话说:“教育无小事,事事是教育;教育无小节,节节是楷模。” 教师的所做所为、举手投足、一言一行、一颦一笑都会或多或少、或大或小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学生的发展。老师们的为人处事的方式,对待工作的态度,无形中教给他们为人处事的道理。 师德:“润物细无声” 教育者的理想,追求,思想,感情,言谈举止和工作态度等等,对学生具有熏陶,诱导和潜移默化的影响。 老师不仅是一个教员,更是学生的导师和灵魂的引路者。 教师的品德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言教不如身教,身教重于言教。 要成为名副其实的“师”,赢得社会的尊重,赢得学生的信赖,必须要同时拥有大德和大学问。 俗话说:“教育是一个良心活!” 只有

文档评论(0)

kfcel588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