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如何区别对待大宅子中的不同物品 ——文化遗产中的不同内容: 文化遗产中“精华”和“糟粕”互现 文化遗产中的“精华” 吸收 本 体 喻 体 态 度 鱼 翅 鸦 片 烟枪烟灯 姨太太 文化遗产中的旧形式 文化遗产中的“糟粕” 批判地吸收 留一定的作为历史的反面教材,绝大部分清除 坚决抛弃 “拿来主义” 孱头 昏蛋 废物 错误态度 正确态度: 对待文化遗产 拿来主义者 占有 挑选 害怕逃避 全盘否定 全盘肯定 小 结: 先破 后立 对比论证 论证方法 比喻论证 ①揣摩“使用”“存放”“毁灭”与上文的对应关系。 ②“拿来”者应具有的素质是什么? ③填空:“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即“拿来”的目的是为了________(限填两字)。 创 新 闭关主义 送去主义 批 判 思考四:什么是“闭关主义”?什么是“送去主义”? 闭关主义: 送去主义: 盲目排外 误国 一味媚外 卖国 危害 一脉相承 闭关主义:指清政府奉行的闭关自守政策。 送去主义:这里指国民党政府实行的投降卖国, 媚外求荣,欺世惑众的政策。 与“拿来主义”的比较? 闭关主义 送去主义 拿来主义 特点 实质 弊利 不送不拿 只送不拿 送去之外 还得拿来 惧外、锁国 媚外、卖国 爱国 和平交往 丧权辱国 割地赔款 导致送去主义 文化堕落 主权丧尽 贻害子孙 人自成为新人 文艺自成为新文艺 闭关主义、送去主义———拿来主义 比较 三 下边几个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用得准确、生动,有的含有讽刺的意味,试做分析。 1.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 捧:表示郑重“捧”字颇富深意,陈述对象是国民党政府的御用文人“几位大师”,呈送对象则是帝国主义殖民者,“捧”字活画出“大师”们毕恭毕敬,谄媚讨好的奴性心理。 (2)总之,活人代替了古董,这也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3)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是坏事,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 ——“进步”是反语,实为后退。讽刺反动当局送尽卖尽的悲哀。 ——反语,体现反动政府实际上并不丰富也无力大度,深含蔑视、嘲讽之意。“丰富”“大度”语带讽刺。 (4).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 “摩登”有幽默意味,捎带着表现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 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从德、英等当代海军强国购买军舰,打造了一支当时亚洲第一、世界第七的“北洋水师”,最终的结果却是在威海以几乎没有击沉一艘敌舰的“战绩”全军覆灭。今天,通过对苏27战斗机的改装,我们拥有了歼11,性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壮大了我国的空军力量。同样是从别人那里“拿来”,一个以失败告终,一个却大获成功。两种“拿来”有什么不同?为什么结果悬殊?相信我们今天一起研读了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之后,答案会了然于胸。 鲁迅 学习目标: 1、理清文章的思路。 2、理解“拿来主义”的含义和意义。 3、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品味鲁迅杂文的语言风格。 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鲁迅是他的笔名。1898年离家到南京学习,1902年留学日本,1909年回国,1918年5月发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础。 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散文集:《朝花夕拾》 散文诗集:《野草》 杂文集:《南腔北调集》、《华盖集》、 《坟》、《二心集》、《而已集》、 《且介亭杂文》。 主要作品: 鲁迅最杰出的是杂文。创作其杂文“象投枪,象匕首,直刺向黑暗势力”。 杂文是一种文艺性政论文,主要指“五四”以来,以鲁迅为代表的那种精辟、犀利,带有浓烈的文艺色彩的议论文章。 关于杂文特点: 1、短小、活泼、犀利、隽永。 2、既有议论性,又有文艺性。 3、题材广泛,形式多样。 4、大中取小,小中见大。 《且介亭杂文》缘起 有一段时间,鲁迅先生住在上海闸北帝国主义越界筑路的区域,这个地区有“半租界”之称。鲁迅先生因此将“租界”二字各取一半,成“且介”,以表愤懑。“且介亭”暗示这些杂文是在上海半租界的亭子间里写的,形象地讽刺了国民党统治下半殖民半封建的黑暗现实。 写作背景 清朝政府实行“闭关主义”,其结果是落后挨打;鸦片战争以后,清朝政府和北洋军阀奉行卖国政策即“送去主义”;国民党反动政府继承他们的衣钵,政治上投靠帝国主义,经济上以至文化上继续实行“送去主义”。 当时在文化工作者中间,在对待外国文化问题上,存在两种错误认识,概括起来,就是“全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