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木项目部改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改过的(修复的).docx

绥木项目部改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改过的(修复的).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道213线绥江至木杆段改扩建工程第1合同段 第一章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依据和原则 1、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依据 (1)国道213线绥江至木杆段改扩建工程施工设计图纸; (2)国道213线绥江至木杆段改扩建工程施工招标文件; (3)《公路工程国内招标文件范本》以及招标文件中明确的相关国内公路、桥涵、隧道施工技术规范,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及验收办法; (4)现场踏勘所掌握的工程现场实际情况与调查资料; (5)施工安全操作规程; (6)合同文件对施工工期、质量要求及合同条款的规定; (7)依据工程数量、施工工期、气候、水文特征,结合现场调查和我公司拟投入该工程的机械设备和人员情况。2、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原则 (1)严格遵守招标文件对合同条款,施工工期、施工安全及质量与验收标准的规定; (2)严格遵守“安全第一、质量至上”的原则,从施工方案的选择到技术措施的制度,均以确保施工安全为前提; (3)坚持“百年大计,质量至上”的原则,每道施工工序都严格按照招标文件中所规定的有关部颁施工规范、操作规程及验收标准进行,选择合格的工程材料,采用先进的并切实可行的施工工艺和技术措施,使工程质量严格处于过程控制之中,确保优质,争创精品工程; (4)实施项目管理办法,在劳力、财力、物力和措施等诸方面的投入上满足施工工期的要求,优化劳力、设备,材料的配置,实现成本、工期、质量三保证的目标。 (5)以业主满意为目标,公司全体员工努力拼博,高标准、严要求,向业主和绥江人民提供优质美观的公路工程。 (6)根据施工需求,配备机械设备和施工人员,满足工程施工需要为原则,认真研究各工序间的相互关系,采用网络技术精密排定工程施工计划,促进施工进度,同时考虑与后期工序的衔接。 第二章 工程概况 1、工程说明 国道213线始建于上世纪70年代,绥江至木杆段是其中一段。绥江至木杆段公路由于在修建时受各种因素限制,建设标准低,路基宽3.5米—6米,平面回头曲线半径5~20米,路面状况较差,大部份为砂石路面。随着沿途各县经济、社会的发展,沿线交通量成倍增长,但受制于道路等级较低的客观因素,车辆行使速度较低,交通事故频发,营运成本高,阻车现象突出,已远远不能满足绥江县、永善县、大关县及沿线乡镇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更不能适应交通运输增长的需要,沿线群众迫切希望对该公路进行改建。昭通市交通运输局、绥江县政府、永善县政府、大关县政府对本段公路的改建十分重视,积极推进本项目,力争早日实现本段公路改造工作。 本工程施工起点位于五福桥头(K0+000)与现有市政道路对接终点位于:K33+403.750,路段全长33.403公里。其中主要结构物有隧道1座、大桥1座、中桥1座、人行天桥1座、旧桥加固利用2座、涵洞147道,平面交叉道路33处。 本工程特点:工程沿线地形起伏较大,为V型河谷,地面横坡较陡。地形复杂,沿线多村镇,因此需要我们项目部全体施工技术人员尊重当地民风民俗,合理制定管理计划,精心施工,争创优质精品工程。本项目新建道路7.182公里,旧改道路25.966公里。主要工程量在新建道路,主要隧道、大桥等主要结构物均在新建道路。2、地形与地貌及地质 国道213线绥江至木杆改扩建工程位于云南省绥江县境内,处在长江东,金沙江下游生态屏障,是滇川二省三市的交通咽喉,雄卧溪洛渡、向家坝两大巨型水电站之间,这里地形地貌复杂,气候湿润多雨,物产富饶,有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鱼类和树种。 3、气象 项目区属南温带高原季风气候,立体气候特征明显,具有四季不明、干湿分明、辐射波短、日照时间长的气候特点。年平均气温在12.7℃,最高温度31.4℃,年均风速2.m/s,最大风速28m/s;对项目建设影响较大的气象灾害有:洪涝、三秋连雨、冰雹、大风、冰冰积雪等。此外,由气象灾害诿发的泥石流也有不同程度的危害。 4、技术标准(1)路线等级:三级;(2)设计速度:K0+000~K8+123.436 40km/h,K8+123.436~K33+403.75 30km/h,(3)设计荷载:公路—Ⅱ级;(4)路基宽度:8.5m/7.5m; 5、地形、地貌 拟建工程区属构造剥蚀中、低山峡谷地貌区。地区地貌严格受地质构造控制,受剥蚀作用影响。 受一系列走向南北、北东向的条形构造及弧形构造影响,山体总体呈南北分布,河流呈南北向、北东向及弧形分布。线路区北部海拔高度在360~1598米,地势起伏大,总体地势较陡,一般地形超坡角20~500,局部呈直产立陡崖,沟谷发育,纵坡降多大于30%,切割较深,一般十几米至数百米。6、水文地质本工程水系属于金沙江水系,所以经河流有大汶溪、铜厂河、桧溪小河、金沙江、团结河、木杆河等。线路区冲沟发育,多这季节性冲沟。7、不良地质现象第四系土层厚度较大,斜坡中下部即拟建线路邻

文档评论(0)

wuailu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