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1版初中历史课标简介 暨《学习与评价》编制说明 一、关于2011版初中历史课标(修订非重新制定) (一)修订背景: 1.新课标实验历程: 2001年9月开始实验,2005年秋季基本都加入 2.实验成就: (1)历史课程理论与课程设置上的成就。 包括课程定位、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等 (2)历史课程实施中的成就。 包括教学观念、教学方式、课程资源意识、教学 评价等 3.问题: (1)《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问题。 如容量与难度问题;如何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问题;标准的设计思路问题;标准规定的课程目标问题;标准中关于“实施建议”问题等 (2)历史课程实施中的问题。 如教材的编写与选用问题;课堂教学问题;历史教学评价和学习评价问题等 (二)修订的指导思想——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精神。 1.强调“育人为本”。 2.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3.要求“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 (三)主要修订与变化: 第一部分——“前言” (1)关于“课程性质”,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具有思想性、基础性、人文性和综合性四大特性。 (2)关于“课程基本理念”,更突出了通过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达到“育人为本”、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的教育理念;更强调探究式学习和教与学的创新。 (3)关于“课程设计思路”,保持了《标准(实验稿)》中对历史学习内容的六大板块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的划分,但对每一个学习板块中的学习主题做了适当弱化,而是依照历史发展的时序,在每一个板块的内容设计上,采用“点—线”结合的呈现方式。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保留《标准(实验稿)》中在横向上的三个层面的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但对这三个层次所要达到的目标的叙述更为清晰、明确、完整,与纵向的、课程内容中规定的目标的结合更为紧密。 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能力: 对初中一年级的学生,侧重在于技能的培养,主要是培养历史的时空观念,识读历史图表,正确地计算历史年代,阅读普及性的历史读物,了解传说、故事、演义与史实的区别; 对初中二年级的学生,主要培养初步收集和阅读基本史料的能力和初步从多角度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以及初步的调查研究的能力; 对初中三年级的学生,主要培养绘制简单的历史示意图,能够对同类的历史事物进行初步的比较、概括和综合,能够初步运用材料对历史进行分析、论证等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第三部分——“课程内容” (1)重新编写每一个学习板块中的导言。导言的目的,一是通过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和解读课程内容中所选择的史事,基本勾勒该学习板块所涉及的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主要特征,揭示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二是使教师能够了解该学习板块教学内容的总体框架和结构;三是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层次,提出教师和学生通过该学习板块的教与学,应该达到的学习目标。 (2)在每一个学习板块的课程内容的选择上,精选最基本、最重要的史事,删除《标准(实验稿)》中过难、过偏的学习内容,降低难度。同时,根据历史课程的时序要求和时代的发展,适当增加一些内容(见表格)。 (3)把新的研究成果吸收到《标准》中。 内容主要变化: “课程内容”确定了中国史和世界史的主线: 中国古代史的学习以掌握历朝历代的基本特征、传承 中华优秀文化和独特文明为核心。 中国近代史以救亡图存为主线,兼顾现代化因素。 中国现代史突出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和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 世界史则注重全面反映多元文化和历史发展的多样性 ,以及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联系的不断加强。 第四部分——“实施建议” (1)在“教学建议”中,此次修改的重要发展是概括提出七点建议,并加以说明。 这些建议强调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另外为了更充分地发挥教师和学生的潜力,给教学活动留有更大的空间,《标准》删去了《标准(实验稿)》中的教学活动案例,将其放在课程标准的解读当中。 (2)在“评价建议”中,此次修订的最大发展是明确指出“评价须以本标准中的‘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为依据,注重目标、教学和评价的一致性,运用科学、可行和多样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历史学习过程和效果进行价值判断。”。另外,在评价的设计上,分别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部分提出了要求。 (3)在“教材编写建议”中,突出的发展是扩大了教材的范围,明确指出“历史教材包括教科书、教学图册、教师教学用书等”,并进而区别了它们之间的不同功能。 (4)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