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章 绪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
目的:让学生了解本学科的研究起点、内容与现状
要求:清晰勾勒出学科的轮廓及发展现状。
内容详见课件
第二章 现代文学的发生
教学目的和要求
目的:对中国现代文学展开细致的描绘,使学生对现代文学史有个明朗的认识和初步的把握。
要求:阐明文学观念的变革发生的契机,讲清文学现代化的起点和创作实绩,对学术界不同的分期法做简要介绍。
一、现代文学的分期
中国现代文学,一般是指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之前到四九年这三十年中的中国文学。
1.文革前最权威的分期是王瑶的《中国新文学史稿》中提出的分期:五四运动的一九一九年到一九四九年。
具体的分法是:“分做四个时期,第一时期是一九一九年到一九二七年,相当于毛主席在《新民主主义论》里所分的第一第二两时期;
“第二时期是一九二七年到一九三七年的十年,相当于《新民主义论》的第三时期;
“第三时期是一九三七年到一九四二年的五年,即从抗战开始到《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讲话》发表,抗战期间前五年的文学;
“第四时期是一九四二年到一九四九年的七年。即自《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讲话》发表到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的召开的时期。”
2.程光伟本分为两个时期:上编为1917-1937年6月抗战爆发之前。下编为1937年7月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但是作者在绪论里却这样提到“中国现代文学”(1919-1949)。编目和正文中的提法不相符合。这是有着深刻的政治原因的。
3.朱栋霖等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二十世纪文学史上册,是从前意义上的《现代文学史》,也是从1917年开始,到1949年结束的。但是里面的分期却是以年代分的。即20、30、40年代断代的分法。这是一种讨巧的分法。
4.与大陆的分期不同的是香港的司马长风,他把现代文学史时期划定为1917-1965。具体又分为五个时期:
(1)第一个时期是诞生期(1917-1921),这一时期开始白话文写作,但是新文学期刊尚未出现,作品无论从语言还是从写作技巧上都不成熟。新文学的职业作家还未出现。
(2)第二个时期是成长期(1921-1928),理由是:
①从1921年开始,全国中小学教科书都纷纷改用白话文,报纸和杂志也都相继改用白话文。
②中国新文学四大团体都在1921年以后出现:中国文学研究会1920年11月在北京成立,1921年1月10日正式发表宣言;创造社于1921年7月成立;新月社于1923年春成立;《语丝》周报1924年11月创刊(它虽只是一个刊物,但以周家二兄弟为中心形成了一个作家群,对新文学影响巨大,可视为团体);
③新文学的主要杂志,《小说月报》、《创造季刊》、《语丝》都在1921年以后陆续出现或革新。而一般的文学期刊则多不胜数,据茅盾不完全统计新文学团体达100多个,1923年文学刊物达53种。
④1921年以后的新文学作品,已脱出文学革命时期的粗制滥造,已从量的扩展转到开始致力于质的提高。
⑤1926年北伐前后,北京政局发生了一连串的大变动,造成作家和刊物的南迁。文坛原来有北京及上海两大重心,其后是上海一枝独秀的时代。1928年北伐完成,北京改为北平,作家南迁的浪潮停息之后,新文学进入第三个时期。
(3)第三个时期是收获期(1929-1937),这一时期应该是丰收期,可是由于内外部原因,丰收期变成了歉收期。其一是“为人生的文学”的极端发展,使1925年出现了“革命文学”;其二是“革命文学”风暴引起了各种论争,1927年国共分裂之后,“革命文学”变成了“无产阶级文学”,文坛变成政治战场。新文学创作的开山大师鲁迅转变成“战士”,基本抛开文学创作直到逝世。主要作家也都投入了各种“战斗”,只有小部分作家如沈从文、闻一多、老舍、何其芳、李健吾、周作人、郁达夫、曹禺、朱光潜等还在写作文学。
(4)风暴期(1938-1949)抗战暴发各地相继沦陷,文学受影响。
(5)沉滞期(1950-1965),大陆政治控制太紧,一直到文化革命;台湾官方禁止三十年代文艺,文学发生断层,竟出现了“新诗乃是横的移植,而非纵的继承”的说法,把文学推向了盲目移植西方文学的风气,使五四以来潜在的自卑意识和模仿心理,发展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司马长风的文学史分期影响了目前的几本文学史的分期。比如程光炜本和朱栋霖本。
我以为每种分期法都有不妥之处。这关系到文学的本质问题等根本的理论问题,一时都难理清,最好的办法还是不做强硬的分期,采取断代的办法,客观地叙述,这样可以避免一些政治的或社会的因素干扰。
但是,不能回避的是20世纪初年由于满清王朝的覆灭和民国初年政治上激烈动荡,我国没有实现文化的根本革命,但自戊戌变法至辛亥革命后,已受到来自西方的现代文化的激烈撞击,社会发生了巨大的震荡,中华民族被震惊而奋起,开始了现代化的蜕变。现代文化机制逐步建立,具有现代思想的知识分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