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七章 唐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繁荣
第一节 唐朝的建立及唐前期的政治、经济措施
一 唐朝的建立和统一
1 太原起兵
李渊称帝条件:
先祖李暠 十六国(西)凉武昭王 祖父李虎 北周八柱国之一追爵“唐公” 父李昺 隋柱国大将军(“体有三乳” 母独孤氏 隋文帝独孤皇后之从姐妹 李渊 袭唐国公、历任刺史、太守、太原留守(617年) 子 建成、世民、元吉 宗、亲 从父弟李神通、公主柴绍妻、女婿段纶
“素怀济世之略,有经纶天下之心。接待人伦,不限贵贱,一面相遇,十数年不忘。山川冲要,一览便忆。远近承风,咸思托附。仍命皇太子于河东潜结英俊,秦王于晋阳密招豪友。太子及王俱禀圣略,倾财赈施,卑身下士。逮乎鬻缯博徒,监门厮养,一技可称,一艺可取,与之抗礼,未尝云倦。故得士庶之心,无不至者。”(《大唐创业起居注》卷一)
617年五月,杀副留守起兵。联络突厥。从太原(晋阳)直指关中。
“段纶,文振之子也,娶渊女亦聚徒于蓝田,得万余人。及渊济河,神通李氏、纶各遣使迎渊”(《通鉴纪事本末,卷二十六下》)
“柴绍妻李氏及李神通等起兵应唐师于渭北。关中群盗降于唐。髙祖从父弟神通起兵于鄠,柴氏妇髙祖女也,亦起兵于司竹(陕西周至西南)。皆与世民会.”(《陕西通志》卷79)
“弟三女柴绍妻聚兵……以应高祖。高祖登位后,封平阳公主,号“娘子军”,克著勋绩。”(《独异志》卷下)
代王杨侑(13岁)守长安,卫文升辅佐。十一月,李渊攻入长安。拥立代王继位。618年三月,隋炀帝被杀,五月李渊称帝,年号武德。
2 统一全国
618~628年统一全国。
二 唐前期的政治制度
1 中央机构:
隋唐对比:
隋 唐 职掌 内史(令) 中书(令) 整理章奏,起草诏书 门下(纳言) 侍中 审议或
封驳诏书 尚书(令、左、右仆射) 尚书(李世民后为左、右仆射) 执行,下六部
三省长官并为宰相,高宗以后尚书仆射若不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则不为宰相。宰相办公议政地方称“政事堂”。
三省六部以外,还有一台(御史台)、五监(国子、少府、将作、军器、都水)九寺(太常等)。
2 地方行政机构
州,设刺史;县设县令。基层四家为邻,五邻为保,百户为里,五里为乡。
道,唐初边方设都督,带使持节为节度使。711年正式为官名。
贞观时期设10道,玄宗时期15道,为监察区,设观察使等。后道的长官为节度使,有军、政、财、监察等权力。
3 府兵制
府兵基本单位是折冲府(又称军府)。上府1200人,中府1000人,下府800人。军府最多时有634个,约百分之四十(261个)分布在京师所在的关中——居重驭轻。
府兵制建立在均田制基础上,卫士21岁入军,60岁免役。征点标准是“财均者取强,力均者取富,财力又均,先取多丁”(《唐律疏议》卷16)。府兵农忙时生产,农闲时操练。定期到京城宿卫(“番上”),或到边境戍守。战时则应征作战。服役期间,免自身的租调,但衣装、口粮和大部分兵器都要自备。其家不免。
中央设十二卫,卫各设大将军一人各统若干折冲府。
府 团 旅 队 伙 折冲都尉 校尉 旅帅 队正 伙长 1000 200 100 50 10 中央调集府兵,通过兵部下勅书,临时任命将领,战后“兵散于府,将归于朝”(《新唐书》卷50)
4 法律(律、令、格、式)
唐高宗永徽年间,修成《永徽律疏》,后世称之为《唐律疏议》。这是我国现存古代最早的一部完整的法典。
较隋律为轻。将对君主、父母不利的十项罪名列为十恶。
奴隶等地位低下。
5 学校和科举制度
中央设国子监,下辖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等六学。地方上设有州、县学。唐中叶监生8千,州县生6万。
“唐制,取士之科,多因隋旧……由学、馆(门下省有弘文馆 )者曰生徒,由州县者曰乡贡,皆升于有司而进退之。其科之目,有秀才,有明经,有俊士,有进士,有明法,有明字,有明算,有一史,有三史,有开元礼,有道举,有童子……此岁举之常选也。其天子自诏者曰制举,所以待非常之才焉。”(《新唐书》卷49选举志上 )
进士科主要考诗赋和政论,难度很大,因之最受重视。 第一称“状元”或“状头”。常举初由吏部主持,后改由礼部主持。
制举科目有贤良方正、直言极谏、才识兼茂等一百多种。
三 唐前期的经济制度
1.均田制
18岁以上男子授田百亩,20亩为永业田,80亩为口分田。
取消了牛、奴婢授田。
亲王可授永业田1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