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建国以来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历程及经验.docVIP

试论建国以来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历程及经验.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论建国以来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历程及经验   作者简介:陈柏池,(1988.5-),女,汉族,辽宁省抚顺市,学校:辽宁石油化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专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历:硕士研究生   摘 要:建国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党中央相继提出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重大的战略思想,并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经验教训。因此,了解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历程,分析其成果,并总结其经验教训,对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建国以来;经济发展方式;历程;经验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经济上取得的成就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密切相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经济的数量型扩张向质量型发展的理念升华。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关键是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因此,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历程是及其必要的。   一、建国以来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历程   (一)建国初期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   我国在建国之初到改革开放之前,走的是一条高指标、高积累、低效率的粗放型经济发展道路。这种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形成,与中国实施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是同步的。   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因没有大规模经济建设的经验,而深受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理论即优先发展重工业以实现工业化的影响,我国与二战后新独立的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一样,选择了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由于缺乏大规模建设所需资本,加上可供利用的外国资本很少,中国只能通过实施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压低各种投入要素的价格,来积累建设所需资金。市场力量微弱,不能发挥优化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本应起到反应市场信号和资源稀缺程度的企业,因受政府和计划体制的双重约束而难以发挥应有作用,一切按照计划行事,没有动力和积极性去增加适销对路的产品和提高经济效益。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与中国一定时期内采取片面发展重工业、追求发展速度的作法,使得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最终形成。   (二)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七大之前:两种发展方式的重大转折   改革开放是中国发展方式转变历史中的新起点。在制度结构变迁中,中国不断地调整着自己的经济发展方式,保持高速的经济增长。   在改革的前十年,我国在所有制结构、就业、产业结构、国际收支平衡、收入分配、地区差异等方面,都进行了转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从1979年到1989年,国民生产总值提高了近50%,消费水平翻了一番,16000万人脱贫,国民生产总值年增长超过9%,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达7.8%。由此可见,改革开放后经济增长突出。于是,受国内外日益重视的环境问题以及提倡可持续发展等因素的影响下,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中明确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并提出要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三)十七大以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明确及发展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并且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正式写入党的报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以往所提的经济增长方式虽然只有两字之差,但内涵却相差甚远,经济发展方式思想的提出是对经济增长方式思想的飞跃。经济发展方式内涵则更为广泛,不仅包含经济增长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而且还从单纯注重数量的扩张转向既注重数量扩张又注重质量提高;不仅强调经济效益的提高,而且更加注重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不仅要重视经济发展,而且还要保持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提法相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提法更科学,更符合中国的实际需要。   为此,党中央提出了一些列举措来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如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坚持扩大内需、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出八个“加快”等等,这些举措的提出和实施有利于我国正确应对国内外严峻挑战并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权,是发展社会事业、做好保障和民生工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途径。   二、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经验   新中国成立以来,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与中国经济建设实际相结合,不断创新与发展,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总体上看,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发展经历了从“量”到“质”的根本性转变,归纳总结其中的经验主要有:   (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由国情决定的   经济发展方式总体上是以粗放型增长方式为主向

文档评论(0)

fa159y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