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次课心理测验-品德测评解答.ppt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讲 引 言 心理测验、面试与评价中心,是现代人员素质测评的三种基本方法。 霍格雷夫测试公司曾对100家大公司进行过调查,在73家回复该项调查的公司中,59家承认采用过心理测验。 内容 第一节 心理测验概述 一、心理测验的起源与发展 二、心理测验的定义 三、心理测验的种类 四、心理测验的意义 一、心理测验的起源与发展 (1)1869—1904年,为萌芽期 心理测验尚未形成独立体系。 测验的内容大都限于感觉、动作或简单反应时间的测量,属于简单身体素质测评。 代表性的研究:1879年 德国心理学家冯特(W.M.Wundt)在莱比锡建立了心理学史上第一个实验室,实验中发现个体的行为相互间存在个别差异,这种差异的存在引起了心理测量的需要。 1894年,卡特尔首先用各种测验测量哥伦比亚大学的学生,使测验走出实验室,直接应用于实际。 一、心理测验的起源与发展 (2)1905—1915年,为成熟时期 独立发展,出现了较为成熟的比奈—西蒙智力测验,应用于鉴别低能儿童。 (3)1916—1940年,为昌盛时期 心理测验理论上得到完善,应用上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测量内容上:智力测验、一般能力测验、特殊能力测验、人格测验相继出现; 测量对象上:个体——团体;儿童——成人 测量形式上:文字——非文字(图形、操作);直接(目的意图明确,问卷)——间接(投射、预测) 应用上:一战时的士兵挑选、军队官员选拔与安置——二战时预测军人能力——二战后运用于服务行业、职业 一、心理测验的起源与发展 (4)1941年至今,为完善发展时期 心理测验一方面接受教育评价运动的挑战,另一方面在测验的理论、技术与编制方法方面都有非常大的进步。 1950年心理测验已脱离了智力测验而朝多方面、平稳化发展。 ※代表性研究 瑟斯顿概括了7种主要的智力——知觉速度、推理能力、词语理解、词语流畅、空间知觉、记忆和计算能力。 明尼苏达多相个性测验(MMPI):哈特威和麦金利20世纪40年代初编制了调查个人适应和社会适应能力。 艾森克夫妇的人格问卷(EPQ)。 卡特尔的16因素(16PF)测验。 二、心理测验的定义 阿纳斯塔西的定义:心理测验实质上是行为样组的客观的和标准化的测量。 对定义的理解: (1)是对行为的测量(心理的、外显的、一组行为) (2)是对一组行为样本的测量(代表性、典型行为) (3)测量可以直接也可以间接(问卷、投射) (4)是一种标准化的测验(编制、实施、计分、解释程序一致、统一) (5)是一种力求客观化的测量 (机器评分、客观性试题) 三、心理测验的种类 成就测验(斯坦福SAT成就测验) 智力测验(斯坦福-比奈儿童智力测验) 认知 一般能力倾向 性向 特殊能力倾向 心理测验 态度(利克特态度量表) 人格 兴趣(爱德华爱好测验) 性格(卡特尔16因素测验) 道德(雷斯特道德测验) 三、心理测验的种类 (1)成就测验,测量被试经过某种努力所达到的水平。 斯坦福成就测验(Stanford Achievement Test) 一般称为SAT,适用于团体的成就测验。它编制的目的是测量公认为中、小学生课程所应达到的结果,即那些重要的理解、知识和技能。13个年级水平,答题时间3个半至5个半小时,正式答题前进行练习。 (2)智力测验,测量被试者的一般智力水平。 著名的有韦氏智力测验(Wechsler Intelligence Scale)。 (3)一般能力测验,如数字、推理、判断、分析、理解能力等这些测验都属于一般能力测验。 (4)特殊能力测验,测量被试者具有的某种特殊才能,以了解其具有的有潜力的发展方向。 (5)人格测验,测量被试的情绪、态度、兴趣、道德等个性心理特征。 三、心理测验的种类 (二)按测验目的 描述性、诊断性、预测性、配置性、研究性等等 (三)以沟通方式来分 言语测验;操作测验。 (四)以测验材料的结构程度来分 有结构的测验;无结构的测验。 (五)按应用领域 教育、职业、临床等等。 还可按刺激-反应的形式(问卷、投射、操作); 按人群——个人、团体;成人、儿童、幼儿; 四、心理测验的意义 1

文档评论(0)

yy5569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