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制史法典体系.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诸犯罪,杖罪以下,县决之;徒以上,县断定送州,复审讫,徒罪及流应决杖、笞若应赎者,即决配征赎。其大理寺及京兆、河南府断徒及官人罪,并后有雪减,并申省。省司复审无失,即速下知。如有不当者,即随事驳正。若大理寺及诸州断流以上若除、免、官当者,皆连写案状申省,大理寺及京兆、河南府,即封案送。若驾行幸,即准诸州例,案复理尽申奏。若案复事有不尽,在京者追就刑部,复以定之。(狱官令) 诸鞫狱官与被鞫人有五服内亲,及大功以上婚姻之家,并受业师,经为本部都督、刺史、县令,及有仇嫌者,皆须听换推。经为府佐、国官,于府主亦同。(狱官令) 诸察狱之官,先备五听,又验诸证信,事状疑似犹不首实者,然后拷掠。(狱官令) 非亲典主司,皆不得至囚所听闻消息。其拷囚及行决罚者,皆不得中易人。(狱官令) 诸问囚,皆判官亲问,辞定,令自书办。若不解书者,主典依口写讫,对判官读示。(狱官令) 3.(唐)令、式之关系 令是基本制度,式与之对应,更为具体,更有操作性。 诸其放烽,有一炬、二炬、三炬、四炬者,随贼多少而为差。(《军防令》“放烽”条) 凡寇贼入境,马步兵五十人以上、不满五百人,放烽一炬。得蕃界事宜,又有尘烟,知欲南入,放烽两炬;若余寇贼,则五百人以上、不满三千人,亦放两炬。蕃贼五百骑以上、不满千骑,审知南入,放烽三火炬;若余寇贼三千骑以上,亦放三炬。若余蕃贼千人以上,不知头数,放烽四炬;若余寇贼一万人以上,亦放四炬。(《职方式》) 4.(唐)律与令、式之关系 诸奉敕夜开宫殿门,受敕人具录须开之门,并入出人账,宣敕送中书,中书宣送门下。其宫内诸门,城门郎与见值诸卫及监门大将军、将军、中郎将、郎将、折冲、果毅内各一人,具诣阁复奏。御注听,即请合符门鈅。监门官司先严门仗,所开之门内外并立队,燃炬火,对勘符合,然后开之。(监门式) 诸奉敕以合符夜开宫殿门,符虽合,不勘而开者,徒三年;若勘符不合而为开者,流两千里;其不承敕而擅开者,绞;若错符、错下键及不由鈅而开者,杖一百;即应闭而忘误而不下键,应开毁管键而开者,徒一年。(《卫禁律》) 诸违令者,笞五十。(谓令有禁制而律无罪名者。)别式者,减一等。(《唐律疏议》“违令”条) 5.格(格后敕)与律、令、式的关系 唐格的内容来源于皇帝的制敕,而皇帝发布制敕时可以不受现行法律的约束。通说认为,格后敕主要是对后者的修改、补充和变通。 四、君主制下的立法机制 有生法,有守法,有法于法。夫生法者,君也,守法者,臣也;法于法者,民也。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此谓为大治。——[春秋?齐国]管子 晋其亡乎,失其度矣!夫晋国将守唐叔之所受法度,以经纬其民,卿大夫以序守之,民是以能尊其贵,贵是以能守其业。贵贱不愆,所谓度也。文公是以作执秩之官,为被庐之法,以为盟主。今弃是度也,而为刑鼎,民在鼎矣,何以尊贵?贵何业之守?贵贱无序,何以为国?且夫宣子之刑,夷之蒐也,晋国之乱制也,若之何以为法? 律令格式,天下通规,非朕(唐高宗)虚所能创制。并是武德之际,贞观以来,或取定宸衷,参详众议,条章备举,轨躅昭然,临事行之,自不能尽。 ——《旧唐书·刑法志》 (一)成文法以前的习惯法和判例法(前536年之前) 昔先王议事以制,不为刑辟。——《汉书·刑法志》 (二)个人作律的时代(魏晋以前) 子产铸刑鼎;范宣子作刑书;邓析制《竹刑》;李悝纂《法经》;商鞅制秦律;萧何作《九章律》;张汤《越宫律》;赵禹《朝律》;叔孙通《傍章律》 (三)专责数人集体编纂 《魏律》,陈群、刘劭等人;《晋律》,贾充、荀觊、荀勖、羊祜、杜预等14人。 (四)设立专门机关或机构参议立法 “靖康元年(1126)夏四月戊申,置详议司于尚书省,讨论祖宗法。”“甲申,罢详议司。”——《宋史·钦宗本纪》 编修敕令所,提举(宰相兼),同提举(执政兼),详定(侍从官兼),删定官(就职事官内差兼)。掌裒(póu)集诏旨,纂类成书。绍兴十二年罢。乾道六年,复置详定一司敕令所,以右丞相虞允文提举,参知政事梁克家同提举。淳熙十五年省罢,绍熙二年复置局。庆元二年,复置提举,以右丞相余端礼兼,同提举以参知政事京镗兼,仍以编修敕令所为名。——《宋史·职官志》 国初(顺治二年,1645)以来,凡纂修律例,类必钦命二三大臣为总裁,特开专馆。维时各部院则例陆续成书,苟与刑律相涉,官员一一厘正,故鲜乖牾。自乾隆元年,刑部奏准三年修例一次。十一年,内阁等衙门议改五年一修。由是刑部专司其事,不复简派总裁,律例馆亦遂附属于刑曹,与他部往往不相关会。——《清史稿·刑法一》 自此,总裁由刑部尚书、侍郎兼充;提调官一人,纂修官四人,以刑部郎中、员外郎兼充;收掌官、翻译官各四人,誊録官六人,以刑部笔帖式充任。掌修法令

文档评论(0)

pkaokqunw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