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字幕)农村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践者、组织者和推动者。康乐县刘家庙村党支部肩负群众的根本利益,把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作为自己神圣而崇高的历史使命,几十年如一日,诚心诚意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谋发展。党组织像一颗闪耀的党徽,在群众的心目中冉冉生辉。
——题记
(伴随音乐,推出字幕)
党徽闪耀新农村
——记全省基层组织建设示范点康乐县附城镇
刘家庙村党支部
小满过后,雨雾初霁。坐落在龙头山下的刘家庙村春光满目,气象一新。引水渠纵横交错,流淌欢歌。田间地头,乡亲们施肥锄草,灌水浇地。村头村尾,农用车往来穿梭,拉砖运瓦。圈舍里,牛哞羊叫,膘肥体壮。
走进村里,宽敞平坦的水泥路通往农家,一排排整齐归一的农户干净整洁、一个个五好家庭、文明农户的闪亮门牌令人目不暇接。
置身村委会办公室,党员电教室,文化活动室、医疗卫生室一应俱全,相映生辉。村委会、支委会活动宣传栏格外引人注目,新建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正在紧张施工,村小学、幼儿园内孩子们欢歌笑语,勾画出一幅幅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生动画面。
那未,在康乐这个经济欠发达的边远地区,为何有这样一个相对富裕的乡村呢?带着这样的疑问,让我们走近刘家庙。
刘家庙村位于县城南7公里,康和公路穿村而过,ⅹ个自然村依次分布在康和公路两侧,村子依山傍水、气候温润、环境优美。刘家庙村总人口为1835人,其中少数民族有724人,占总人口的41%,回族历来就有善于经商和养殖的优良传统;刘家庙村所在龙头山、虎家山及其周边有大片优质的草山,发展养殖业有较好的资源优势。但是,十年前,由于缺少一个坚强有力、敢于开拓创新的村党支部,这些优势却长期没有得到发挥,刘家庙依然是全县有名的贫困村。
2000年,新一届村“两委”班子当选后,当时时任村委会副主任的杨玉斌被全村党员一致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杨玉斌是改革开放之后市场经济的先进者,在此之前,他已有十多年往兰州贩卖牛羊肉的经历,由于不怕吃苦和经营有方,一年纯收入在3万元以上,在当时,也是相当可观的收入。当先富起来的杨玉斌看到村里大多数群众仍然缺吃少穿,住的房屋破烂不堪时,决定放弃在兰州逐渐做大的生意,回家乡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
(插入刘家庙村党支部书记杨玉斌同期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觉得我一个人富了不算富,只有全村群众都能脱贫致富才是富。近年来,我们刘家庙村党支部一班人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使全村走上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快车道。今后,我们将继续努力,使我们刘家庙村群众过上更加富裕、幸福的生活。
“选好书记建班子,建好班子出谋路子”,杨玉斌任党支部书记后,深深意识到,没有一个富有创新精神的村“两委”班子,刘家庙村的发展无从谈起,他积极走访党员、群众,通过动员、推荐、选举,积极吸收本村的马进孝、马晓燕等致富能人进入村两委班子。开始组建一个富有战斗力的“创业型”、“能人型”班子,提出了“转变思想观念、增强服务意识、实施科级兴农、发展畜牧产业、加大劳务输转、促进经济发展”的总体发展思路。
在经济发展上,村党支部杨长避短,提出了“不管面袋子,只抓钱袋子”,走上了以发展规模养殖和建材业为主的特色经济发展路子。万事开头难,为解决群众养殖和创办建材厂当中碰到的资金难题,除村民自我积累之外,村党支部还积极协调农行、信用社等金融部门,在刘家庙村建立“信用村”,累计发放各类扶贫贷款470多万元。与扶贫部门协调落实“整村推进扶贫项目村”,借助项目的东风,大力发展规模养殖业。2007年,刘家庙的畜牧业发展受到了省州县扶贫部门的关注,为了探索新的扶贫开发渠道,2007年7月,刘家庙村率先成立了村级扶贫发展基金会,省州县扶贫部门一次性注入扶贫发展基金33万元,专门为全村的养殖户提供资金扶持,三年来,累计向278户养殖户提供借款99.3万元,为全村畜牧产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养殖大户田福寿便是其中最典型的一户。
(采访田福寿同期声,主要内容为扶贫发展基金会给他发展畜牧养殖业起到的作用)
像田福寿这样的养殖大户目前在刘家庙已有6户,规模较小的养殖户有50多户,全村80%的农户已经参与到了养殖业中。养殖业的收入已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一半以上。2005年刘家庙村也被康乐县委县政府命名为“畜牧养殖专业村”。随着全县“畜牧强县”工程的全力实施,刘家庙村会把养殖业这块“蛋糕”越做越大。
近年来,随着国家“三北”防护林、黄河中上游水土保持等生态项目的加大实施,特殊的地理优势、温润的气候条件,育苗产业在康乐县得到了空前发展,
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