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中历史 5.2 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教案7 新人教版必修.docVIP

2012高中历史 5.2 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教案7 新人教版必修.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5课 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洋务派创办的轮船招商局、旅美华侨冯如制成中国的第一架飞机;福建巡抚主持架设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清政府在南京开办第一个电话局; (2)通过对身边的交通、通讯工具的发展变化感受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和通讯工具发展的历史背景和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3)归纳各个时期交通和通讯工具变化的特征结合生活实际分析各种交通方式的优缺点。 2、过程与方法: (1)从学生最熟悉的事例出发,提出历史问题让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搜集有关宜万铁路与宜万高速公路的相关资料,从资料中生成相应的问题并尽力加以解决,促进学生掌握交通工具的发展过程; (3)通过实例分析,体会到我们所享受的现代社会生活,是科技进步的结果。科技的进步不断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推动着社会的前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兴趣,关注生活的态度,形成历史观和历史态度。 (2)放开学生思维的翅膀,让他们尽情遨游。通过学习,陶冶热爱科学的情操,增强国际意识,为以后走上社会、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做好准备 (3)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中国交通和通讯事业的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从而得出“只有新中国的建立和改革开放,才能实现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发展”的结论。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近代以来中国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发展变化 难点:交通工具发展的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主要从两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近代以来我国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交通工具的发展,通讯工具的变迁。这些内容一方面说明历史是向前发展的,另一方面也说明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道理,同时证明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英明论断。由于交通工具、通讯工具和我们的现实生活紧密相连,所以建议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 教学过程及要点: 导入新课: 【方法一】用杜牧的诗句导入: 杜牧《过华清宫绝句》: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相传唐玄宗的爱妃杨玉环喜食岭南的荔枝,由于岭南离当时唐都长安路途遥远,唐玄宗为了防止荔枝在长途运输中变味,于是命令每年飞骑传送,走数千里,马死无数而荔枝原味不变。这个故事说明古代长途运送新鲜果品实在太难了,不过,这类事情放到现在就不难了。现在,岭南的荔枝从树上摘下来用不了6个小时就可以摆上西安超市的货架了。古今对比,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方法二】问题导入: 请学生列举他们所知道从古至今的各种交通工具,指出:古代是“南方舟楫,北方马车”,而现在,人们出行方便,自行车、摩托车是最基本的代步工具。飞机、火车都可以乘坐,私家车越来越多。从而得出结论:从古至今,交通工具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此导入新课。 一、铁路与公路: 【交通史回眸】 1、古代传统交通运输工具: (1)特征:因地而异、路途遥远 (2)表现: ①南方——水路:船是主要运输工具; ②北方——旱路:以乘坐马车为主; ③平民百姓外出:步行。 2、近现代铁路交通运输业: (1)近代铁路交通的起步: 1)19世纪70年代,外国商人擅自修筑从吴淞口到上海的淞沪铁路; 2)19世纪80年代,清政府修筑唐山—胥各庄铁路(即唐胥铁路)——中国铁路诞生的标志; 3)辛亥革命前夕,中国已建成多条铁路,奠定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 (2)新中国成立后铁路交通的发展: 1)在“一五”期间(1953~1957年)建成了陕西宝鸡到四川成都的铁路——宝成铁路; 2)“二五”期间(1958~1962年)又建成了甘肃兰州到新疆乌鲁木齐的铁路——兰新铁路; 3)到“九五”(1996~2000年)期末,京九铁路全线通车。中国的铁路营运总里程已跃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 4)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彻底竣工并通车。 (3)机车制造有进展: 1)近代中国:使用从国外进口的蒸汽机车; 2)新中国成立后:国产“解放”型蒸汽机车→第一台内燃机车(1958年)→第一台电力“韶山”号机车(1958年) 3)改革开放以来: ①20世纪90年代末,高速列车“蓝箭”号开始在广(州)深(圳)铁路运营; ②2003年,世界上第一条磁悬浮列车在上海投入商业营运; ③1997~2007年全国铁路六次大提速,大大提高了运行的效率。 ④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 3、公路交通的发展: (1)近代:公路交通发展受限制 1)原因:政治腐败、民生凋敝、汽车和油料依赖进口等; 2)表现: ①20世纪初:在上海等大城市开始出现汽车(仅为权贵、富绅的代步工具); ②民国时期:陆续修建一些公路,发展受限制。 (2)新中国成立后:公路运输发

文档评论(0)

mv23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