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语文:1.2《六国论》精品学案2(鲁人版必修4)
课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预习本课1—3段,识记文言词语的音形义,理解相关语法现象。
二、预习内容: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洎(jí)牧以谗诛 不得下咽(yàn) 奉之弥(mí)繁
B.弊在赂(lù)秦 弃之如草芥(jiè) 率(lǜ)赂秦耶
C.暴(bào)霜露 革灭殆(dài)尽之际 小则获邑(yì)
D.胜负之数(shǔ) 思厥(jué)先祖父 与(yù)嬴而不助五国也
2、下面每项中有两个句子,都有音形完全相同的加点字,意义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①暴秦之欲无厌 学而不厌
②不爱珍器重宝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③始速祸焉 不速之客
④革灭殆尽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⑤或曰:六国互丧 或未易量
⑥却匈奴七百余里 李牧连却之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⑥ D.③④⑤
3、选出加点字“而”不表转折的一项。( )
A.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B.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C.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D.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4、选出没有活用现象的句子。( )
A.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B.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C.故不战强弱胜负已判矣 D.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含有与现代汉语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①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②思厥先祖父
③然后得一夕安寝
④可谓智力孤危
⑤剌客不行,良将犹在
⑥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⑧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⑨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A.①③⑤ B.②④⑦ C.⑥⑦⑧ D.①⑤⑨
6、下列句中“为”字,说得正确的一项是( )
①而为秦人积威所劫 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③邯郸为郡 ④圣人之所以为圣
A.①与②③④读音不同,②③④意义一样
B.①②与③④读音不同,意义也不同
C.①与②③④读音不同,②③④意义互不相同。
D.①②与③④读音不同,②③④意义不一样。
7、补出下列各句中省略的内容
①(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②较秦( )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
③公为我呼( )入,吾得兄事之
④竖子不足与( )谋
⑤庄暴见孟子,( )曰:“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 )曰:“好乐何如?”
8、对下列各句从句式特点上分类正确的是( )
①句读之不知
②唯弈秋之为听
③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④皆不可限以时月
⑤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⑥其势弱于秦
⑦唯利是图
⑧吞舟是漏
A①②③/④⑥/⑤⑦⑧
B①②③⑤/④⑥/⑦⑧
C①②⑦⑧/③⑤/④⑥
D①②⑦⑧/③④⑤⑥
9、选出下面两句译文正确的项
①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
A为了国家,不要让自己被别人积蓄的威力所挟制啊!
B治理国家,千万不要让自己被别人积蓄的淫威所胁迫啊!
C治理国家的人,(千万)不要使自己为别人的一贯暴力所挟制啊!
D治理国家的人,(千万)不要被别人的淫威所威胁啊!
②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
A秦国人想吞掉六国也吞不下去
B秦国人吞食六国也不能咽下咽喉
C秦国人吃饭也不能咽下去
D秦国人连吃饭都不能咽下咽喉去
三、提出疑惑
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疑惑点 疑惑内容
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课文中词语的积累和文章的背诵
2、能力目标:逐步培养学生分析文言文的习惯和能力
3、情感目标:感受和探究中国古代文人的济世救民的情怀和天下兴亡的观点
4.背诵本文。
二、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1、文学常识积累:
(1)、走进作者:
苏洵(1009-1066),字明允,四川眉山人,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列入“唐宋八大家”。
苏洵在文学上取得显著成就,是经过一番刻苦读书、认真作文的过程的。据他自述,少年时,他不爱学习,到了二十五岁,才开始知道读书。自以为比伙伴们学得好,但后来取古人之文一读,才觉得古人的“出言用意”都跟自己大不相同,于是下决心将过去所写的数百篇文章全部烧毁。然后,将《论语》《孟子》、韩愈的文章取来,终是诵读,读了七八年,才感到古代文章确实写得好。时间一久,读之益精,自己胸中也“害然以明”,但还未敢自出其言。又经过一番努力,胸中之言日益多,甚至不能控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2年语文中考专题特训15 名句的理解型默写(一.doc
- 2012年语文中考专题特训19 叙事散文阅读(一.doc
- 2012年语文中考专题特训2 汉字的书.doc
- 2012年语文中考专题特训30 科技说明文阅读(三.doc
- 2012年语文中考专题特训31 议论文阅读(一.doc
- 2012年语文中考专题特训36 古诗词鉴赏(三.doc
- 2012年语文中考专题特训37 课内文言文阅读(一.doc
- 2012年语文中考专题特训49 课外文言文阅读(五.doc
- 2012年语文中考专题特训50 文言文比较阅读(一.doc
- 2012年高考数学考前15天模拟解析分类汇编 专题八 直线和.doc
- 2012高中语文 1.2六国论3学案 鲁人版必修.doc
- 2012高中语文 1.2《六国论》每课一练 鲁人版必修.doc
- 2012高中语文 1.2六国论学案 鲁人版必修.doc
- 2012高中语文 1.5《黄花岗烈士事略》2学案 苏教版必修.doc
- 2012高中语文 1.5《黄花岗烈士事略》同步训练 苏教版必修.doc
- 2012高中语文 11.1《柳子厚墓志铭》教案(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doc
- 2012高中语文 2.2一滴眼泪换一滴水学案 苏教版必修.doc
- 2012高中语文 2.3辛德勒名单学案 苏教版必修.doc
- 2012高中语文 2.5杜甫诗三首每课一练 07版新人教必修.doc
- 2012高中语文 1.5《黄花岗烈士事略》3学案 苏教版必修.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