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关系的建立和维护讲述.ppt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客户关系的建立和维护 客户关系的建立和维护 许昌组 李椿生 1 问题的引出 作为现场服务人员: 客户对我们的期望是什么? 我们应具备的素质? 我们能为客户做什么? 要想获得职业发展, 提升在公司的价值, 树立公司在客户心中的形象, 与客户建立持久的关系。 需要具备三项技能 ⒈ ⒉ ⒊ 服务技能: 专注于狭窄、精深的领域 有效完成核心任务的保障 人际技能: ①有时候称为“情商” 学会倾听、综合信息、 有效沟通,并成功推销 自己和自己的理念。 ②利用该项技能,与客户 建立持久的关系并获得 尊重。 跨界技能: ①横跨多职能的通识能力 借助于其他专业的人员、 知识和技能解决本人担当 的业务; ②了解(精通)客户的业务, 熟悉该行业的情况并能为 客户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过份依赖该技能,会影响业务及目标达成 目的:理解这些人的语言, 了解他们面临的问题、 他们的期望以及解决 问题时的思维方式。 需要将理论与现场实际情况 结合起来,拿出解决方案。 服务人员应具备的技能 有了这些技能,但客户对我们的期望是什么? 当设备出现故障时,客户对 我们的期望立即凸显出来。 用户的诉求? 公司的利益? 现场服务人员 问题处理水平对 服务人员是考验。 咋办? 以科学的态度,搞清故障的原因 因果关系理出头绪 熟悉产品质量保证书内容 省时、省力、省心 我们能为客户做些什么? 沟通: 是人与人、人与群之间思想与感情 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 以求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的通畅。 沟通三要素: ①明确目标; ②达成协议; ③分享信息和情感。 沟通原意: 指开沟以使两水相通,后用以泛指 使两地方相通连。 A B 人际关系的构造 人际关系不是固定不变的。 可以选择话题:说什么、说多少,心理的满足度等因素,改变彼此关系、亲密程度 1 A和B关系是十分疏远的:谈论话题是双方没有共同经历过的,遥远的事情; 2 A和B关系也是遥远的:谈论话题是A经历过的,B没有经历过 3 A和B关系变得密切了:两人都喜欢的餐馆、喜欢的酒、烟,都讨厌的挖掘机品牌等等 4 两人共同经历过的事情,具有强烈的感情体验的话题进行交谈(旅游经历,乘车时遭遇) 5 两人关系最密切的时候,是考虑对方的感受以及对方如何看待自己的话题进行交谈。 1 2 3 4 5 如何从1走到5,引入沟通的概念: 2 沟通的本质 沟通:彼此分享、相互共有之意。 意义 手段 ﹦ ≠ 手段的意义被理解、共有时,才能传播。 手段的意义没被理解、共有时,不能传播。 想法 信息 意图 心情 立场 背景 状况 等等 ①事物 ②行为 ③记号 服装、服饰品、家具、必备品、环境 展示橱窗、样本 姿势、徽章、动作 表情、眼神、停顿、语气、语调 宣传画、社章、旗、印章、简称等 语言、文学等 非语言的 语言的 将浮现在自己头脑中的“形象”用文字、语言的形式来表达,把这一“形象”再现于对方的脑海中。 3 沟通的过程 信息 现象 接收 发送 说 写 非语言 传达 噪音、杂音 听 看 非语言 接收 发送 行动 语言转换 意思转换 反馈 (译码) (解码) (接收者) (发送者) (传达) (确立共同性) (行动) 发送者的 背景、理解、能力等 共有的 意义 经验 接收者的 背景、理解、能力等 沟通的成功与失败 沟通的成功,不只是将意思或者感情正确的传达给对方 重要的是有明显的效果,也就是说: 在对方身上是否看到了反应? (是传达者所希望看得到的) 例如:在与客户进行零件谈判时,在沟通中,逐渐抛出自己的观点,在抛出“关键点”时,观察客户反应(面部表情、动作等) 沟通的内容往往是对问题、对事实情况的看法,以下,来讨论“问题的框架”。 人们不是基于对事实的反应而采取行动,而是基于认知(感觉)的反应而采取行动; 对同一现象、事实,若人们的认知(接受方法)不一样,那么反应的方式也不一样; 例:有的人认为有问题,有的人认为没有问题。 4 问题的框架 每个人不是以白纸一般的状态去观察事实、现象,而是通过他的框架(镜片)进行理解; 若镜片的颜色发生变化,看到的事实、现象就不同了。 事实 现象 过滤器 (框架) A B 镜片 每个人至今为止的经验、价值观、伦理观、组织观、世界观、道德观、管理概念等,他本身具有的价值体系,决定了他镜片、过滤器(框架)的颜色; A和B两个人对现象的观察方法不一样,如果他们试图相互理解,只能介绍各自观察事实的方法、框架,才能彼此产生

文档评论(0)

整理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