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教学.doc

浅析《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教学.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析《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教学 摘要: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是小学阶段及其重要的一门课,是小学阶段品德教育的主渠道,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学生为目标,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但目前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教学中出现了片面强调学生主体、教师教学不到位、对教材掌握程度不够、学校常规管理不到位等问题,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真正体现“回归生活”,掌握、并能熟练地运用教材;同时学校领导也要重视该课程,转变观念,与教师们同心协力、培养出合格乃至优秀的学生。 关键词:小学品德教育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教育 课堂教学 现在,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的教学整体上进步显著,在关注学生素质发展和如何实现目标培养方面具有一定的认识。但是,在新课程改革的课堂教学具体操作过程中,大多数教师仍面临着巨大的困惑或挑战。然而,如何深化课程改革、怎样改变自己的教学、提高课程的实效性,值得我们思考和探索。为此,本文就当前课堂教学行为中常见的问题略作探讨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一、当前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回归生活”体现了本课程与基本理念上的重大变革,新课程所倡导的是实现回归生活的品德发展、社会性的发展教育。目前,这种变革的现状与理想目标的距离仍较大,广大教师所规定的课程目标过于理想化,内容较为成人化、程式化教学方法单一,存在单纯灌输和空洞说教,道德教育或多或少脱离儿童现实生活的教育现象。 (二)、片面强调“学生主体”教师引领游离旁落。“学生主体”原本来自教师与学生相互尊重、信任,平等的基础上的心心相印,心灵上的沟通和理解,思想上的碰撞和交流。但有的教师在强调学生主体作用时忽略了教师的引领作用,课堂成为学生游离目标,牵强附会,从而折射了新课程的种种弊端。 (三)、有的教师对教学不到位,在教材的处理上有偏差。教师是“用”教科书,而不是“教”教材,但目前小学品德学科教师队伍基本以兼职教师为主,且他们知识结构单一、薄弱,知识方面(如历史、地理、科学、心理健康等)的专业进修较少,这就在对某些内容的组织教学少到位,在教材的处理上有偏差。 (四)、学校对该们课程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常规管理不到位。在一些学校领导和教师的思想深处及实际行动中,德育课程依然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学校教育中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仍存在,功力思想还非常严重,拼命抓语文、数学,而德育不考试,教学常规就没人管,结果就出现了随意上课占课的现象。 二、改进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教学的思考 (一)、课堂教学应真正体现“回归生活”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回归生活成为德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所谓回归生活,其回归儿童的生活。由于教学是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回归儿童生活的课程是通过教学回归儿童生活得以实现的,下面主要从三方面来阐述课堂教学应真正体现“回归生活”。 1、 回归生活意味着教学要从儿童的生活出发,但并不意味着让课堂成为儿童生活的简单翻版。 品德教育“回归生活”,不是儿童现实生活的简单照搬与复制,不是停留在儿童现有道德层面和社会性水准上,而是指以儿童现实生活为基础,复原儿童生活本来的面貌,从中提取相关的素材,充分利用他们已有的经验,形成全新的教学内容,促进他们道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品德教育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要做到视频的课程的教学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教师必须密切关注社会生活日新月异的变化,敏感地从儿童的生活中捕捉具有教育意义的内容,按照教材所形成的范例指引,对本地区丰富的生活素材加以筛选,加工整理成既符合课程标准要求,又适应儿童的生活的面貌的全新的教学内容,从而保证教学始终反应生活的真实,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又能够引导儿童向课程目标规定的方向发展。 例如有一位教师在教授有关通信方式的内容时,教材上把写信、打电话、发电报、发电子邮件等多种方式一一介绍,可这为教师去邮局了解到,由于通信手段的发展,打电报这种方式已经基本没有人使用,在邮局这项业务也快要被取消的情况,于是教学时就没有把如何拍电报作为教学的重点,而是把它和通信手段的发展联系起来让学生了解。根据儿童生活中普遍使用电话、电脑的生活情况,重点让学生了解如何打电话、发电子邮件。同时针对儿童平时写信少,不会写信、寄信的实际情况,教会学生如何写信、寄信。这样对教学内容的处理就充分反映出教师真正把儿童的现实生活融入了课堂。 2、回归生活意味着教师在教学中充分考虑儿童的知识经验和水平,尽可能缩短教学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距离。 回归生活,回归的是儿童的生活而不是成人的生活。作为教师应该认识到,由于儿童知识经验的局限和生理、心理发展的不成熟,他们眼中的生活世界和成人眼中的生活世界完全不同。教师不能以承认的眼光来审度儿童的世界,特别是他们的内心世界。

文档评论(0)

kxiachiq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