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自然灾害保险问题的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3河南科技大学第十届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承 诺 书 我们仔细阅读了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竞赛规则. 我们完全明白,在竞赛开始后参赛队员不能以任何方式(包括电话、电子邮件、网上咨询等)与队外的任何人(包括指导教师)研究、讨论与赛题有关的问题。 我们知道,抄袭别人的成果是违反竞赛规则的, 如果引用别人的成果或其他公开的资料(包括网上查到的资料),必须按照规定的参考文献的表述方式在正文引用处和参考文献中明确列出。 我们郑重承诺,严格遵守竞赛规则,以保证竞赛的公正、公平性。如有违反竞赛规则的行为,我们将受到严肃处理。 我们参赛选择的题号是(从题目编号中选择一项填写): D题 题目:自然灾害问题研究 参赛队员:   姓名 专业班级 所在学院 电话(手机) 是否报名全国竞赛 队长 杨盼盼 工业工程112班 机电工程学院 是 队员1 胡金龙 工业工程112班 机电工程学院 是 队员2 郭登魁 工业工程112班 机电工程学院 是 自然灾害保险问题的研究 摘要 本文利用数学知识,对实际问题作出相应的解答和处理,进行了关于自然灾害保险问题的研究。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研究了P省自然灾害保险的合理性,在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中,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附件2中的数据作必要的统计分析,从自然灾害风险的情景表达出发,提出自然灾害风险的时空多维表达,构建自然灾害时空风险评估的技术框架,并对技术框架中涉及的致灾因子时空概率模型、地理环境时空演化模型、致灾过程演进模型和社会经济时空发展模型进行研究及相关模型综述,进而奠定自然灾害时空风险研究的理论基础。又经过建立层次模型,进行层次分析、多元统计分析,通过利用成对比较阵计算出该元素的权重、最大特征值以及一致性指标,经过对比分析,分别得出各农作物受灾的概率。对比两个结果可得出P省2012年政策性农业保险统颁条款不合理的结论。 关键字:数学知识、自然灾害问题、风险评估。 本文对问题的解决原则:在合理简化的基础上,对题目每个要求,都做到有数可依,有理可辨。 一、问题重述 根据2013年3月5日《环球时报》转摘美国《商业周报》的相关报道,“在2012年全世界发生的10大自然灾害中,有4场是发生在中国。包括3场严重的夏季洪涝灾和席卷苏鲁冀等沿海地区的台风‘达维’造成的灾害。另外,还有很多地区遭受了严重干旱、冰雹等自然灾害,共造成290亿美元的损失,但通过投保由保险公司赔付的比例仅占总损失的4%左右,这个比例相对美国的自然灾害保险赔付率相差甚远。” 另据报道:“2013年3月20日发生在广东、广西等省部分地区的一场大风和冰雹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13亿多元。”这个事实警示我们,中国需要重视和加强自然灾害保险的研究和实践,特别是针对严重自然灾害的保险体系建设和对策方案的研究,推动由政府主导的自然灾害政策性保险方案的实施。 农业灾害保险是国家政策性保险之一,即政府为,商业保险的原理给政策扶持的保险分种植业和养殖业,几十个险种,不种植业 正互反矩阵,其中i=1,2,3 正互反矩阵的最大特征值 第i个正互反矩阵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其中i=1,2,3 U 目标层 P 指标层 C 准则层 第i个正互反矩阵的一致性指标,其中i=1,2,3 层次分析中正互反矩阵的尺度 权重向量 n 判断矩阵的阶数 四、问题的分析与模型的建立 通过分析得出,本题属于保险费率模型,主要针对:1.保险事故,即所谓保险标准要明确。保险的标准必须是纯粹风险,即只造成损失的风险。2.根据调查,明确保险事故的发生频率即理论频率。这是本模型的核心,直接关系到主费率。3.设定责任免除条件,以避免非保险事故或故意事故造成保险公司的重大损失。4.设定投保额度上限,或者再保险线,以规避保险公司的重大损失。 这道题目是要作农业自然灾害风险的模型。对于自然灾害风险要考虑的是干旱、洪涝、冰雹等发生的概率。考虑到个别风险的模糊性、各种概率之间没有严格的联系,如果仅仅通过单方面的自然灾害进行评价,即将各种自然 主成分分析模型: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干旱等级划分 小旱:连续无降雨天数,春季达16至30天、夏季16至25天、秋、冬季31至50天。 中旱:连续无降雨天数,春季达31至45天、夏季26至35天、秋冬季51至70天。 大旱:连续无降雨天数,春季达46至60天、夏季36至45天、秋冬季71至90天。 特大旱:连续无降雨天数,春季在61天以上、夏季在46天以上、秋冬季在91天以上。 涝灾:由于本地降水过多,地面径流不能及时排除,农田积水超过作物耐淹能力,造成农业减产

文档评论(0)

aqizi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