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孟子的主要学说 一、心性论(性善与四心——道德价值的根源、利义与四端——道德价值的论证、养气与成德、道德天等) 二、政治思想(民本说、法先王、仁政与王道、德治观念、反对霸政、恢复井田制度等) 三、教育主张(人格和道德教育、自由发展、因势利导等) 宋代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称“四书”。以后历代封建王朝科举考试,都以“四书”为命题依据之一。 孟子“心性论”学说的要点 (1)性善与四心 孟子的“性善说”,主要补充孔子“仁”的观念。孔子中的“仁”缺乏理论基础,也尚未解释“道德价值根源”的问题。孟子认为人皆有四心: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归为“仁义礼智”。存之为四端,充之为四德,养之终知天,达到“天人合一”境界。这便补充了孔子“仁”学理论的不足。 孟子“心性论”学说的要点 (2)利义与四端 孟子认为仁义礼智是内在的“四端” ,属于人的“本性”,人之本性, 必有异于禽兽,此为“善端”。人之所以不善, 是由于受私欲蒙蔽。因此,人应放弃私利,以达到社会的公义。目的是建立良好的个人道德观。 孟子“心性论”学说的要点 (3)养气与四德: 孟子提出仁义礼智这四端必须靠修养来全力扩充,培养出浩然之气,使人成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便能成四德。 孟子“心性论”学说的要点 (4)道德天: 孟子认为现实世界是道德的世界,而道德根源背后的标准,便是“天”,“天”显现于人,便是“性”。人若能有足够修养,便能知天,达到“天人合一”。 关于孟子的“知言养气”说 所谓“知言”,就是要善于通过言辞来分析说话者的心理和本质。“知言”要与“知人论世”联系起来理解,只有“知人论世”才能谈得上“知言”。 知言即明道的另一方面。孟子说:“诐(bì)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 关于孟子的“浩然之气”说 孔子曰:“智者不惑,惑者不忧,勇者不惧。”人在社会间能不动心,乃真浩然之气也,有此浩然之气者,虽只区区七尺之躯,确当屹立宇宙之间,富贵、贫贱、威武,皆不能强制其心,能真正做到“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上下与天地同流”(《孟子·尽心上》)的境界。 孟子“善养浩然之气”的生命学意义 一、孟子生活的时代,“气”的流行 讲“气”的主要有三家。除孟子外,庄子和《管子》也讲“气”。 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 ——庄子 凡人之生也,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为人。 ——管子 二、先秦儒家十分重视高于生命的仁义道德。 孟子的浩然之气,用义与道而养,既是道德修养,也是养生之道。确切地说,是一种通过道德修养达到身体健康的养生学 ★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孔子 ★凡用血气、志意、知虑,由礼则治通,不由礼则勃乱提僈 ——荀子 ★平意以静神,静神以养气,气多而治,则养身之大者得矣。——董仲舒 三、中医养生学与儒家“浩然之气”的印证 1、 中医学认为,疾病发生的主要内因之一是“七情”,这就是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些情绪变化过大,就会引起疾病的发生。预防的最好方法莫过于自身的道德修养。 2、现代中医养生学直接把立志养德看作是精神养生中的调神养生最好办法。认为树立理想,坚定信念,充满信心,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是养生保健的重要一环;并且还认为,道德高尚,光明磊落,豁达大度,有利于神志安定,气血调和,精神饱满,形体健壮,能够达到养生的效果。 3、现代生理学和生物信息反馈疗法研究证明,坚定意志和信念,能够影响内分泌的变化,改善生理功能,增强抵抗力,有益于健康长寿。 这一切都是中医养生学与儒家“浩然之气”的印证。 * 孟子认为人皆有四心: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归为“仁义礼智”。存之为四端,充之为四德,养之终达道德天,达到“天人合一”境界。 1.(公孙丑问曰):“敢问夫子恶乎长?” 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敢问何谓浩然之气?” 【译文】公孙丑问:“请问老师您擅长于哪方面?” 孟子说:“我懂得言辞,善于培养我的浩然之气。” 公孙丑问:“请问什么叫浩然之气?” 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⑤,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_【石油修井】特殊井大修工艺技术.pdf VIP
- 《0~3岁婴幼儿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项目四 婴幼儿认知发展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pptx VIP
- 第四章 石油修井 修井工具讲义.pdf VIP
- 2024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课例式解读》初中英语读后感.docx VIP
- 银行半结构化面试必问题目及参考回答.docx VIP
- GB_T 33700-2017地基导航卫星遥感水汽观测规范.docx VIP
- GB_T 42988-2023 多源遥感影像网络协同解译.pdf VIP
- DB42T 2425-2025 自然资源光学遥感卫星影像应用分类分级规范.pdf VIP
- 油水井井筒大修作业资料讲解.ppt VIP
- H公司基层员工激励机制研究.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