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毕节试验区文化毕节试验区自然风光独特秀美,广泛分布的碳酸盐类岩石在湿热的气候条件下,经过千百万年的溶蚀、侵蚀和堆积,形成了从地表到地下的奇形异状的岩溶地貌景观。鬼斧神工的“织金洞”、雄伟壮观的“贵州屋脊韭菜坪”、奇秀谲怪的“九洞天”、妍压群芳的百里杜鹃、流水湍急的总溪河、波光潋滟的高原明珠草海、幽深静寂的油杉河、旷远宏阔的百草坪……成为毕节试验区最有魅力、最有竞争力的自然文化资源。黔西观音洞文化遗址,是我国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三个文化区之一,它向我们勾画出了远古人类活动的情景,是我国长江以南旧石器时代的重要代表。恩格斯的《劳动在从猿到人过程中的作用》发表100周年的时候,在这里拍摄了《中国古人类》科教影片;自从司马迁的《史记》问世以来,古夜郎就成为一个神话中的国度。2001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赫章可乐考古,掀开了古夜郎神秘的面纱;2005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威宁中水考古,填补了贵州史前文化遗存的空白,为研究中国史前时期祭祀活动和早期宗教信仰提供了新的资料;毕节是红军浴血奋战过的地方。1936年,红军在这里建立的红色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历时半年之久。红军的活动,留下了大量的革命文物和遗址,成为革命先辈卓越功勋的历史见证。全区7个县(市)及179个镇、乡、办事处被省委、省政府划定为革命老区。毕节试验区现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206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6个。【3】毕节试验区这座风光如画的高原上,居住着56个民族中的35个民族。以奢香文化为代表的彝族文化、以“滚山珠”为代表的苗族文化、以伯格理为代表的外来文化,以及精巧玲珑的民间工艺美术品,构成了黔西北别具一格的民族文化资源。史前文化、夜郎文化、高原文化、溶洞文化、红色文化、民族文化……毕节试验区文化资源丰富厚重,璀璨绚丽。但文化资源多并不等于文化产业强。从毕节试验区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看,存在诸多矛盾,如:文化发展的紧迫形势与人们对文化产业认识的滞后,甚至存在误区;群众文化消费快速增长与文化生产方式落后、文化经营单位机制不活的矛盾;文化产业对资金的极大需求与社会资本难以进入的矛盾;旅游业文化含量低;高端文化产业人才匮乏;一些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艺术表现形式和技巧后继乏人等等。如何充分挖掘丰富的文化资源,如何提炼文化资源的市场价值,如何对文化资源进行产业整合,是我区文化产业发展必须考虑的问题。毕节试验区在发展文化产业时,应重视以下几个问题。毕节地区历史悠久,历史文脉清晰。以毕节扒耳岩巨猿化石出土地点、黔西观音洞文化遗址、毕节大洞、扁扁洞为代表的史前文化;以威宁中水遗址、毕节青场瓦窑村遗址、赫章可乐遗址为代表的夜郎时期文化;以大方宣慰府九层衙遗址、奢香墓、毕节大屯土司庄园、彝文碑、水西营盘群为代表的彝文化以及精湛的明、清古建筑文化、晚清墓雕石刻文化和近现代红色文化、工业遗产文化和及源远流长、多姿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构成了毕节地区丰富多彩而独具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历史文化。由于历史的原因,许许多多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随之消失。对原有的历史文化遗迹和残留下来的遗产,急需挖掘、整理和保护。如何把优秀的文化遗产保护好、利用好、传承好,是当代人义不容辞的重任。毕节地区是胡锦涛主席时任贵州省委书记时倡导的“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试验区,通过20多年的开发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特别是近几年来,在城市建设飞速发展的形势下,如何保护好、利用好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受到地委、行署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关注。作为业务主管部门,抓住机遇、建言献策、提供相关资料和初步方案,充分履行参谋和助手的职能作用,促成文物保护春天的到来,是职责所系。地委、行署于2007年将毕节城区的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旧址、红六军团政治部旧址、“贵州抗日救国军司令部旧址”三个红色文化宣传基地和大方奢香博物馆的提升建设工程纳入到地区年度十件实事之一,这一红色文化、历史文化的保护提升建设工程的实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深受社会各界和广大民众的赞誉。地区文化和体育局在三次文物普查的基础上,收集、整理、汇编了全区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基本情况,将我区的资源家底、资源特色、资源利用等方面的情况,向地委、行署作了专题汇报,为地委、行署制定历史文化保护与建设发展提供了详实的实物资料。地委书记秦如培、副书记安金黎等领导通过长期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在全面掌握全区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及资源特色的基础上,经过充分论证后,结合试验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需要、广大民众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结合试验区文化产业和旅游发展的需要,形成了毕节地区历史文化“五古”保护建设发展五年规划。“五古”,即古城、古镇、古寨、古驿道、古建筑。它们是人类社会发展文明的结晶,承载着优秀的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凝结了光辉灿烂的历史文明,是中华民族悠久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