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历史必修2期终考试模拟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者、鬻子孙以偿责(债)者。”材料主要反映了小农经济的哪一特点A.男耕女织 B.自给自足 C.脆弱性 D.连续性2.一位听书人,身穿暖和的棉布衣服,手里把玩着粉彩蝴蝶鼻烟壶,吃着鲜嫩的熟玉米,津津有味地倾听评书《三国演义》。请推断该场景最有可能出现在A.唐朝?? B.宋朝? ? C.明朝??? D.清朝 3.“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从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这种情形最有可能出现在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4.据张瀚《松窗梦语》记载,明朝中后期杭州仁和县 有张毅庵者,因其丝织品“备极精工”,人相争购,于是 逐渐富裕,从一张织机发展到二十余张,雇请“各色人 匠”,因此,“家业大饶”。上述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 A.明朝中后期杭州的丝织业发达??? ??? B.杭州丝织品做工精致,备受欢迎 C.杭州丝织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 D.杭州人辛勤劳动,因此逐渐致富 5.《齐民要术?序》中说到:“舍本逐末,贤者所 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 录。”此段话表明作者的意图是 A.发展商品经济? B.重农抑商?? C.告诫统治者应舍本逐末? ? D.告诫人们要因地制 6.有学者认为,外国商品输入造成中国自然经济逐 瓦解……可以作为该观点直接证据的 A.19世纪末镇江海关报告称“从前如江北内地各州县, 均用洋布,近则用土布者渐多” B.1853年《顺德县志》载:“土布遍于县市,自外洋 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 C.20世纪初有人指出“商市展扩所及,建筑盛则农田少,耕者织妇弃其本业而趋工场,必然之势也。” D.1850年,美国驻厦门领事说:“这里对棉织品的需要,和在广州上海一样,长期受到限制……” 7.老舍的著名话剧《茶馆》中有一位秦二爷,他在19世纪末致 力于投资近代工业,他的理想是要“顶大顶大的工厂!那才救得 了穷人,那才能抵制外货,那才能救国!”他也确实创力了一些 实业,1916年前后,他创办的企业最为红火,其原因不包括 A.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政府提倡使用国货 C.时处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D、实业救国思潮以及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8.20世纪60年代山东农村吹哨上工,农民听到“头遍哨 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 为解决这一 问题最有效的措施是 A.人民公社化????? ? B.大跃进运动?? C.农业合作化????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9.1956年全国高考的作文题是“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 里”。下列事件不可能发生在这个“幸福的年代里”的是 A、中共中央决定对国民经济实施“八字方针”? B、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C、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D、“一五”计划即将完成 10.下列流行语中,属于20世纪80年代的有 A.911、本?拉登、申奥成功、入世、wto、翠花上酸菜、qq、反恐、flash B.下岗、抗洪、再就业、泰坦尼克、哇噻、帅呆了、美女作家、资本家.打假 C.下海、申奥、发、大哥大、第二职业、电脑、没商量、说法、发烧友 D.中国特色、倒爷、万元户、迪斯科、平反、顶职、一号文件 11.史书记载:1872年侨商陈启沅创办继昌隆缫丝 厂,采用蒸汽机和转动装置,雇女工数百人,“出丝精 美,行销于欧美两洲,价值之高,倍于从前,遂获厚 利”。以上材料说明继昌隆缫丝厂 A.属于近代意义的民族工业 B.产品主要面向国内市场 C.实质是外国资本在华创办的企业 D.没有跳出中国传统生产方式 12.1909年初,《大公报》上的一篇文章称:“第一是 开眼界,可以当做游历,看看欧美各国的风土人情…… 真如同身历其境,亲眼得见一样……时常看看,岂不比 听戏强得多么?”材料中使人们“开眼界”指的是 A.? 报纸?? B.广播?????? C. 电影???????? D. 电视 13. 1876年,美国为纪念建国100周年,在费城举办了 世界博览会,当时中国宁波海关税务司李圭作为中国工 商业代表参加了此次盛会,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