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胃食管返流病与情绪的相关性
【摘 要】随着生活压力的增加,人群中胃食管返流病发病率逐年升高。本文将采取文献分析的方法,探讨胃食管返流病与情绪的相关性,试图给胃食管返流病的实际预防及治疗带来参考。
【关键词】 胃食管返流病;反流性食管炎;情绪;焦虑状态;抑郁状态;相关性;综述。
【中图分类号】R5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2-0364-03
胃食管返流病[1]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一种常见的上消化道疾病,主要由十二指肠内容物返流入食管引起。GERD[2]可导致反流性食管炎(RE)以及咽喉、气道等食管邻近的组织损害。相当部分患者内镜下无食管炎表现。根据其有无内镜下食管黏膜损害,可分为非糜烂性反流病( NERD) 、糜烂性食管炎(EE)和Barreff 食管( BE) 等不同病变。则称为非糜烂性反流病。英国一项大规模问卷调查发现,以一年内烧心或反流发作超过6次为诊断标准,成人GERD的患病率为28.7%[3];德国每周发作2次以上烧心的发生率为25%[4];挪威过去12个月内烧心或反酸发生率为31.4%,其中至少每周一次的发生率11.6%[5];西班牙每年反流症状发生率为31.6%,而每周症状的发生率为9.8%[6];美国至少每周一次烧心或反酸的发生率分别为19.8%和20%[8]。我国的流行病学资料[9]显示: GERD 发病率较西方国家为低, 一般在2% ~6.2% ,低于西方的10% ~20%,但EE 和BE 的检出率却在逐年增加。GERD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
胃食管返流病的主要临床表现[10]:典型的症状是反酸、反胃、嗳气,多在餐后、平卧或前屈位时明显。非典型症状表现为烧心、胸骨后或剑突下疼痛,并可向肩、颈部放散,酷似心绞痛,但持续时间较长。患者也可以表现为消化道外症状,如咳嗽、哮喘、咽喉炎、声音嘶哑、咽部异物感等。
胃食管返流病的胃镜表现: GERD内镜下典型表现为粉红带红白的食管粘膜呈胃粘膜的橘红色,分布可为环形、舌形或岛状。在胃食管反流病中,有48%-79%的患者发生食管炎症。RE评估[11]按洛杉矶世界胃肠病大会制度制定的四级标准,A级: 食管黏膜有1个或几个黏膜破损, 直径5mm, 但破损之间无融和;C级: 超过2个皱襞以上的黏膜融和性损伤,但尚未环绕食管襞四周;D级: 黏膜破损相互融和,范围累积至少75%的食管周径。
胃食管返流病的发病原因[12]目前认为是由于上消化动力障碍引起的酸和(或)碱相关性疾病。食管下括约肌张低下、食管清除能力减弱、胃排空延迟等原因,导致胃酸、蛋白酶及胃内容物由胃反流入食管;或者以胆汁为主的碱十二肠液自下而上反流入胃,和胃中的胃酸、胃蛋白酶及容物一起向上反流人食管,导致食管黏膜的充血、水肿、糜烂。
影响胃食管返流病的相关因素有[13]:吸烟和饮酒、饮食因素、肥胖与体质量指数(BMI)、Hp感染、食管裂孔疝。此外,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精神心理因素可能在GERD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大多数研究报道GERD患者存在异常的精神心理状况比较常见。多数研究表明GERD患者因生活质量差、劳动力下降、经常受到精神心理异常的困扰而反复就医,从而导致医疗费用增加和大量医疗资源消耗,均给社会和家庭造成了重大的经济负担。
本文将采取文献分析的方法,探讨情绪与胃食管返流病的相关性,试图给胃食管返流病的实际预防及治疗带来参考。
中医对于情绪致病的阐述[14]:本病属于中医学“吐酸”、“反胃”、“嘈杂”、“胃脘痛”等范畴。病位在食管,与肝胃密切相关。若忧思恼怒,气郁伤肝,肝郁化热,横逆犯胃,胃气上逆,酸水泛溢,损伤食管黏膜则致发病。故《素问?至真要大论》有“少阳之胜,热客于胃,烦心心痛,目赤欲呕,呕酸善饥”之论;明?秦景明在《症因脉治?外感吐酸水?内伤吐酸水》有“呕吐酸水之因,恼怒忧郁,伤肝胆之气,木能生火,乘胃克脾,则饮食不能消化,停积于胃,遂成酸水浸淫之患矣”之说。
西医对于情绪致病的解释[15]:内脏调节的最高中枢与情绪调控区域存在重叠,这一解剖结构的特征为精神心理因素在GERD的发病机制所起的作用提供了证据,说明情绪调控异常会影响内脏最高中枢对消化功能的调节,也可以说精神心理因素、内脏感觉、胃肠动力能够产生相互影响。另外,在外周精神心理因素可能通过直接作用影响胃电节律,胃运动感觉功能,胃排空,胃肠激素水平,从而加重了胃食管反流症状,延缓胃的排空,提高了食管的高敏感性,出现了相应的临床症状。
动物模型证据:邢德刚等[16]发现老年抑郁模型大鼠胃肠抑制类激素CCK、SS水平明显升高,胃肠兴奋性激素MTL和GAS水平降低,它们可能是引起胃排空延迟最主要原因。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