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微生物学 第三章 非细胞型微生物—病毒.ppt

畜牧微生物学 第三章 非细胞型微生物—病毒.ppt

  1. 1、本文档共8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 非细胞型微生物—病毒 中国科普博览/gb/lives/viruses Contents 第一节 动物病毒的形态、大小和结构 第一节 动物病毒的形态、大小和结构 第一节 动物病毒的形态、大小和结构 第一节 动物病毒的形态、大小和结构 第一节 动物病毒的形态、大小和结构 第一节 动物病毒的形态、大小和结构 第一节 动物病毒的形态、大小和结构 第一节 动物病毒的形态、大小和结构 Contents 病毒或病毒产物直接造成细胞死亡。 使细胞的mRNAs降解 合成大量的病毒mRNAs,与细胞的mRNAs进行竞争,有些感染几乎使细胞所有的合成被阻断。 病毒通过启动细胞凋亡来杀死细胞。 利用和改变寄主细胞的酶系。 抗病毒活性:通过抗病毒蛋白(antiviral protein,AVP)发挥效应 传染性海绵样脑病(Transmissible Spongiform Encephlopathy, TSE) 是一组以神经系统变性为主要特征的人畜共患性疾病,常见的有: 羊痒病 Scrapie 克-雅氏病 (Creutzfeld Jakob Disease, CJD) 疯牛病 ( Bovine Spongiform Encephlopathy, BSE) 新的克-雅氏病 (new varient Creutzfeld Jakob Disease, nvCJD) 库鲁病 kuru、杰氏综合症(GSS)、致命性家族性失眠等。 朊病毒危害性 朊病毒疾病即海绵状脑病,是人和动物共患的一类遗传性、传染性和散发性的中央神经系统退行性脑病,最终可以导致患者死亡,它能在人和动物中进行传染 。 1986年英国首次爆发疯牛病,已有17.7万头牛 染病,上百万头牛被屠杀,损失400多亿美元。 已有112人死亡,潜在感染人数超过50万。 思考题 1. 通过学习你认为病毒的定义应该是什么? 2. 试绘一个包含所有目前已知的病毒粒子构造的示意图,并标出个构造名称。 3. 病毒对人类的益处是什么? 思考题 4. 试述病毒对宿主的致病作用。 5. 什么叫病毒的干扰?它是如何产生的? 6. 什么叫烈性噬菌体,温和噬菌体?各有何重要作用? 7. 什么叫朊病毒?有何特点? 8. 病毒学名与细菌学名有何不同? 病毒学资料 第六节 噬菌体 大肠杆菌T4噬菌体构造 phage:感染细菌、支原体和螺旋体的病毒。 大肠杆菌T4噬菌体电镜照片 (一)定义 第六节 噬菌体 Phage plaques 烈性噬菌体 (二)分类 能在宿主菌细胞内复制增殖,产生许多子代噬菌体,并最终裂解细菌,称为烈性噬菌体。该种噬菌体的寄主则称为敏感细菌。从噬菌体进入寄主开始,到引起细胞裂解并释放出噬菌体子代为止,为一个增殖周期。通常把烈性噬菌体的繁殖看作噬菌体的正常表现。 温和噬菌体 噬菌体基因与宿主菌染色体整合,不产生子代噬菌体,但噬菌体DNA能随细菌DNA复制,并随细菌的分裂而传代,称为温和噬菌体或溶原性噬菌体。带有噬菌体基因组的细菌称为溶原性细菌,整合在细胞核上的核酸称为原噬菌体。 第六节 噬菌体 (二)分类 第六节 噬菌体 (三)应用 1.作为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工具。噬菌体基因数量少,结构比细菌和高等细胞简单得多,而且容易获得大量的突变体。λ噬菌体可用来构建基因文库、基因工程载体、噬菌体展示技术。 2.噬菌体与宿主菌的关系有高度特异性,可用于未知细菌的鉴定和分型。如应用伤寒沙门菌Vi噬菌体可将有Vi抗原的伤寒沙门菌分成96个噬菌体型。 3.用于临床治疗传染病。 4.检验植物病原菌。 5.测定辐射剂量。 第六节 噬菌体 (三)危害 主要是引起发酵中的噬菌体污染。 如:丙酮、丁醇发酵中的噬菌体污染。 抗生素发酵中的噬菌体污染。 食品工业上的噬菌体污染。 第七节 亚病毒 (一)定义 亚病毒(Subvirus): 是个体更微小,结构和化学组成更简单,具有感染性的致病因子,又称为亚病毒因子(Subviral agents)。 亚病毒包括卫星因子、类病毒和朊病毒。 第七节 亚病毒 (二)卫星因子 卫星因子(Satellites): 是必须依赖宿主细胞内共同感染的辅助性病毒才能复制的核酸分子,有的卫星因子也有外壳蛋白包裹,这些又称卫星病毒 (Satellite viruses)。 第七节 亚病毒 (二)类病毒 类病毒(Viroid):是一类感染植物引起病害的感染因子。没有衣壳包裹的共价闭合的单链环状RNA分子,大小为246-399个核苷酸,主要感染植物。 第七节 亚病毒 (二)类病毒 自1971年在马铃薯纺锤形块茎病中发现以来,目前已在许多植物病害中

文档评论(0)

fpiaovxing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