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适宜技术题稿.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A1题型 1.肌肉薄浅部位腧穴进针法应用 A夹持进针法B.指切进针法C.双手进针法D.提捏进针法E.舒张进针法.进针法应用 A夹持进针法B.指切进针法C.双手进针法D.提捏进针法E.舒张进针法.进针法应用 A夹持进针法B.指切进针法C.双手进针法D.提捏进针法E.舒张进针法.部位腧穴进针法应用 A夹持进针法B.指切进针法C.双手进针法D.提捏进针法E.舒张进针法 6.迎随补泻法中的泻法是: A.针尖逆着经脉,顺经而刺 B.针尖顺着经脉,逆经而刺 C.针尖顺着经脉,顺经而刺 D.针尖逆着经脉,逆经而刺 E.针尖垂直经脉,逆经而刺 答案 D 7.迎随补泻法中的补法是: A.针尖垂直经脉,顺经而刺 B.针尖逆着经脉,逆经而刺 C.针尖顺着经脉,顺经而刺 D.针尖逆着经脉,顺经而刺 E.针尖顺着经脉,逆经而刺 答案 C 8.开阖补泻法中补法的操作方法是 A.出针后不按针孔 B.出针时摇大针孔 C.边出针,边摇大针孔,出针后揉按针孔 D.出针后揉按针孔 E.以上都不是 答案 D 9.开阖补泻法中泻法的操作方法是 A.出针时按针孔 B.边出针,边摇大针孔,出针后揉按针孔 C.出针时不摇大针孔,出针后不按针孔 D.出针时摇大针孔,出针后不揉按针孔 E.以上都不是 答案 D 10.呼吸补泻法中补法的操作方法是 A.呼气时捻转,吸气时提插 B.呼气时提插,吸气时捻转 C.呼气时出针,吸气时进针 D.呼气时进针,吸气时出针 E.呼气时捻转提插,吸气出针 答案 D 11.呼吸补泻法中泻法的操作方法是 A.吸气时进针,呼气时出针 B.吸气时提插,呼气时捻转 C.呼吸时提插,吸气时捻转 D.吸气时出针,呼气时进针 E.吸气时捻转提插,呼气时出针 答案 A 12.徐疾补泻法中泻法的操作方法是 A.进针慢,多捻转,出针快 B.进针快,多捻转,出针慢 C.进针快,少捻针,出针慢 D.进针慢,少捻针,出针快 E.进针快,少捻针,快出针 答案 B 13.徐疾补泻法中补法的操作方法是 A.进针快,少捻针,出针慢 B.进针慢,多捻针,出针快 C.进针慢,少捻针,出针快 D.进针快,多捻针,出针慢 E.进针慢,多捻针,慢出针 答案 C 14.捻转补泻法中补法的操作方法是 A.捻转角度大,频率慢,用力轻 B.捻转角度小,频率快,用力重 C.捻转角度大,频率快,用力重 D.捻转角度小,频率慢,用力轻 E.捻转角度小,频率慢,用力重 答案 D 15.捻转补泻法中泻法的操作方法是 A.捻转角度小,频率快,用力重 B.捻转角度大,频率慢,用力轻 C.捻转角度小,频率慢,用力轻 D.捻转角度大,频率慢,用力重 E.捻转角度大,频率快,用力重 16.针刺治疗疾病的手法,总的归纳为 A.补虚泻实 B.提插补泻 C.开合补泻 D.补法与泻法 E.平补平泻 答案 D 17.施灸程序应为 A.先上后下,先阳后阴 B.先下后上,先阴后阳 C.先中后上,先阳后阴 D.先中后下,先阴后阳 E.先腹后背,先下后下 答案 A 18.具有温肾壮阳作用的间接灸是 A.隔蒜灸 B.隔盐灸 C.隔姜灸 D.温针灸 E.隔附子饼灸 答案 E 19.隔姜灸不能用于治疗 A未溃疮疡B.呕吐C.泄泻D.遗精E.风寒湿痹拔罐时若需留罐,其留罐的时间一般为 A5~10min B.10~15min C.15~20min D.20~25min E.25~30min 答案 B 21.下列情况中除哪一点外均属于不宜拔罐的情况 A皮肤过敏、溃疡B.皮肤上有疮疡C.大血管部位D.高热抽搐者E.孕妇的腹部、腰骶捏脊在小儿推拿临床上常用于A.惊风 B.发热C.疳积D.腹泻E.便秘 30.针刺环跳时,体位宜为A.仰卧位B.俯伏坐位C.侧卧位D.侧俯坐位E.仰靠坐位 31.针刺单侧听宫时,体位宜为A.仰卧位B.俯伏坐位C.侧卧位D.侧俯坐位E.仰靠坐位 32.针刺双侧风池时,体位宜为A.仰卧位B.俯伏坐位C.侧卧位D.侧俯坐位E.仰靠坐位治疗宜选A.隔姜灸B.隔蒜灸C.隔盐灸D.隔附子灸E.隔灸 34.未溃疮疡治疗宜选A.隔姜灸B.隔蒜灸C.隔盐灸D.隔附子灸E.细辛灸 35.疮疡久溃不敛治疗宜选A.隔姜灸B.隔蒜灸C.隔盐灸D.隔附子灸E.细辛灸 36.将艾条点燃一端在施灸部位皮肤上下活动施灸的是A.温和灸B.温针灸C.雀啄灸D.直接灸E.间接灸 37.将大小适宜的艾炷,放在皮肤腧穴上施灸的是A.温和灸B.温针灸C.雀啄灸D.直接灸E.间接灸 38.在施灸腧穴上放置药物,然后在其上

文档评论(0)

475333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