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它是半径只有六千三百多千米的星球。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 太阳系的八大行星对比图 它不是上帝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 我们能移居到火星上吗? 地球到火星最近时为5517万千米,最远时约有3亿千米。 火星空气基本没有氧气和水分,至今没有发现动物和植物,极其干燥。表面温度比地球要低30℃以上,昼夜温差超过100℃。在火星赤道附近,中午的温度也只升到20℃左右,晚上又下降到-50℃以下;在两极地区的夏季气温只有-70℃,冬季可下降到-139℃。 你想对地球、对人类或自己说些什么? 交流讨论: 为了保护地球,保护我们的家园,我们应该怎么做? 作业: 1、制作一份保护环境方面的手抄报,或者写一篇读后感。 2、创作一条宣传环保的公益广告,在班上交流。 3、调查家乡环境遭破坏的情况,和同学们商讨保护的办法。 遨游太空的宇航员为什么会发出“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的感叹呢? 我想对地球说:————————————————— 我想对人类说:————————————————— 我想对自己说:——————————————————— * * 读一读: 晶莹 资源 矿产 恩赐 枯竭 滥用 威胁 目睹 慷慨 遨游 渺小 毁坏 和蔼可亲 群星璀璨 一叶扁舟 课文写了关于地球哪几方面的内容? 地球的美丽与渺小 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有限 人类无法移居的事实 珍稀资源,保护地球 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透亮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 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自然资源 { 矿物资源 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 (不可再生) (可以再生) 能源矿产(如煤、石油、地热) 金属矿产(如铁、锰、铜) 非金属矿产(如金刚石、石灰岩、粘土)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 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再生, 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 “原先、先前”,它准确地点明了可再生资源已经遭受破坏,强调了原先的可再生性,突出了现在的不可再生性,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严谨性。 不加节制地开采,加速了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 随意毁坏森林资源,影响了再生资源的再生。 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 图片欣赏 耕地:每分钟损失40公顷,每年约损失2100万公顷。 森林:每分钟消失21公顷,每年消失约1100万公顷。 沙漠化:每分钟有11公顷土地沙漠化,每年约有600万公顷土地沙漠化。 污水:每分钟有85万吨污水排入江河大海,每年污水排放量约为4500亿吨。 人:每分钟有28人死于环境污染,每年约有1500万人死于环境污染。 耕地:每分钟损失40公顷,每年约损失2100万公顷。 森林:每分钟消失21公顷,每年消失约1100万公顷。 沙漠化:每分钟有11公顷土地沙漠化,每年约有600万公顷土地沙漠化。 污水:每分钟有85万吨污水排入江河大海,每年污水排放量约为4500亿吨。 人:每分钟有28人死于环境污染,每年约有1500万人死于环境污染。 我是( )资源,( )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做贡献的。如( )。可是,由于人类的破坏,我( )不能再生,( )造成( )生态灾难。如( )。 宇宙空间不是大得很吗,那里有数不清的星球,在地球资源枯竭的时候,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吗? 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人类不能指望在破坏地球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至少是“最少”的意思,强调了目前的研究成果还只限于这个范围,“40万亿千米”以外的情况还不能确定,体现了说明文的严谨性。 “40万亿千米”,直观地表明了范围之大,大到人类根本无法到达。 考考你: 小明今年1岁,他爸爸听说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公里的边缘,有可供人类居住的第二星球。他爸爸就花钱让人造了一艘时速为14.5万公里(目前时速只能达到2.8万公里)的载人飞船,让小明到那里过好日子。请问:小明要多少年后才能到达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