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惰的智慧_434094.ppt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快速阅读课文,从文中找出作者评价懒汉的句子? 正是懒惰激励了发明,精神的懒惰也同样促进了人类进步。 概括为: 联系实际 拓展思维 1、作者在文章中证明了这样一个观点:正是懒惰激励了发明。你能结合日常所见的事例来证实作者的这一观点吗? 激活思维 求异创新 1.本文告诉我们,从一个新的角度思考,就可以引出新的观点.请从下列成语中任选一个,变换角度提炼出言之有理的观点: a.铁杵磨成针 b.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c.班门弄斧 d.名师出高徒 e.亡羊补牢 2.尝试着做一个生活和学习中善于思考的有心人:从生活中许多可以“偷懒”的事件中想一些“聪明的懒办法”,大胆提出你的设想,搞一些小发明,小创造。 比一比 赛一赛 男女同学各分为一组,看哪一组的同学 说的有关于勤劳、懒惰的格言最多,以轮流 的方式比试,在两秒中内未对答上就为输家。 一勤天下无难事 汗水的河才能冲开理想之门 勤勉是好运之母(英国) 懒汉争食,好汉争气 勤劳可以战胜一切困难(日本) 一根红线两枝花,勤劳节俭不分家 勤是摇钱树,俭是聚宝盆 勤能补拙,俭能助廉 只有勤来没有俭,好比有针没有线 勤劳是穷人的财富,节俭是富人的智慧 闲散如酸醋,会软化精神的钙质;勤奋像火炬, 能燃起智慧的火焰(藏族) 勤奋和智慧是双胞胎,懒惰和愚蠢是亲兄弟 智慧源于勤奋,伟大出自平凡 勤奋出天才,实践出真知 工作着的傻子比睡在床上的聪明人强(苏联) 懒惰不过是未疲乏就休息的习惯(印度) 懒惰没有药医(朝鲜) * * * * * * * * * * 凯利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文章内容,能分析本文的论点、论据。 (2)学习本文新颖、独到的立意,培养创新的精神。 (3)学习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 (4)学习本文幽默的语言。 2、过程与方法 本文可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学生相互讨论、 辩论、质疑、教师提示等多种方法完成文章的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励学生要有创新、创造精神,要动脑筋,适应 时代的要求。 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 有一家世界知名的宾馆年终评选了十位“最懒惰”的工作人员作为“年度最优秀的员工”,这是为什么呢? 宾馆经理是这样说:“他们的懒突出表现在总是一次性就把餐具送到餐桌上,习惯一次性把餐桌收拾干净,一次性就把工作干完,讨厌做第二次。因为他们懒,连一个多余的动作也懒得去做,而勤快的员工整天在为多余的事情忙碌。所以他们是最优秀的。” 同学们,你们可能都觉得很奇怪?千百年来,人们都赞美勤劳,反对懒惰,这个宾馆经理却反其道而行之,这是为什么呢?这样做有没有道理呢?无独有偶,美国作家凯利也和这位经理一样,一反常理,对懒惰和懒惰者有着自己的诠释。 凯利,美国作家,是《纽约时报》《新闻 周报》《家政》以及其他妇女杂志的自由撰稿 人,擅长披露名人秘史。对于她的写作风格, 不少美国人都不认同,她因此被一些人认为是 “遭人非议”的作家。但也有不少人喜欢她的 作品,她所写的传记大都很畅销,美国记者与 作家协会还曾授予她1987年度的 “杰出作家 奖” 走近作者 预习检查 1.给下列的字注音,并组词 ①摞( )( ) ②惫( )( ) ③循( )( ) ④诞( )( ) ⑤躬( )( ) ⑥涸( ) ( ) ⑦诫( )( ) ⑧泵( )( ) luò 补丁摞补丁 bèi xún 循序渐进 dàn gōng 事必亲躬 干涸 疲惫不堪 华诞 hé jiè bèng 训诫 水泵 摞: 捷径: 亲躬: 诞生: 称职: 水泵: 循规蹈矩: 疲惫不堪: 筋疲力尽: 2、解释下面的字或词语 重叠地往上放。 近路,比喻能较快地达到目的的巧妙手段。 亲自做。 出生。 思想水平和工作能力都能胜任所担任的职务。 用来抽水或压水的泵。 遵守规矩。 非常疲乏。 形容非常疲乏,一点力气都没有。 自读课文 整体感知 懒惰激励发明,懒惰促进进步 没有我们这些懒汉,恐怕就没有社会的进步;没有我们这些懒汉,勤劳的人面对的恐怕只会是单调乏味的劳作。 二、用“——”划出本文的中心论点(即作者的观点) 事例如下: (A、B、C、D、E证实了正是懒惰激励了发明;F、G证实了精神的懒惰也同样促进了人类的进步。) A.露茜帮助妈妈收拾餐具; C. 祖先取水、渡水的事例;

文档评论(0)

bm504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