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础知识 第一部分 劳动经济学 劳动资源稀缺性 例: 劳动资源稀缺性的本质表现是() A、消费劳动资源的支付能力、支付手段 B、相对人的欲望总是稀缺 C、相对性的需求总是稀缺 D、劳动力资源总会枯竭 考点:对劳动力稀缺性的理解 第一部分 劳动经济学 效用最大化 个人追求的目标是效用最大化,即在个人可支配资源的约束下,使个人需要和愿望得到最大满足。 第一部分 劳动经济学 劳动经济学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现象本身面目,是什么) 1、确定和分析研究对象 2、设定假设条件 3、提出理论假说 4、验证 规范研究(应该是什么,好坏的价值判断) 第一部分 劳动经济学 劳动力供给(工资)弹性(★) 工资变动引起劳动供给量的变动程度。 例:对于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百分比小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判断正确的是() A、Es1 B、Es1 C、Es2 D、Es0 考点:供给无弹性ES=0 、无限弹性ES无穷大 、富有弹性ES1 、单位弹性ES=1 、缺乏弹性ES1 第一部分 劳动经济学 劳动力需求弹性(★) 工资变动引起劳动需求量的变动程度。 例:对于劳动力需求量变动百分比小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判断正确的是() A、Ed1 B、Ed1 C、Ed2 D、Ed0 考点:需求无弹性ES=0 、无限弹性ES无穷大 、富有弹性ES1 、单位弹性ES=1 、缺乏弹性ES1 第一部分 劳动经济学 边际生产力递减(★) 例:在其他生产要素不变时,由劳动投入的增加所引起的产量变动的第一个阶段,判断正确的是() A、AP递减 B、AP递增 C、MP递减 D、MP递增 考点:对边际生产力递减的认识 第一部分 劳动经济学 短期劳动力需求的决定(★) 例: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短期企业劳动力需求决定的原则是() A、MRP=VMP B、VMP=MC C、VMP=MP·P D、W=MC E、MP=W 考点: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劳动力数量的决定条件 第一部分 劳动经济学 马歇尔的局部均衡的分析方法(★) 瓦尔拉的一般均衡分析方法 马歇尔的均衡价格论(★) 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意义(★) 例: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意义有() A、充分就业 B、同质劳动力有同样工资 C、劳动力资源的最优配置 D、体现工资差异 E、增大工资总额 第一部分 劳动经济学 人口劳动力对供给的影响 1、人口规模 2、人口年龄结构(劳动年龄人口的比重、内部年龄构成) 3、人口城乡结构 第一部分 劳动经济学 工资形式(★) 1、基本工资 货币工资(货币工资率、工作时间、工资制度安排) 实际工资=货币工资/价格指数 计时与计件工资 2、福利(老动基础性、法定性、企业自主性和灵活性) 实物支付(减少保险金,避税,增加就业) 延期支付(获得稳定的外部条件保障,增强劳动力市场适应性,打造团队文化等) 第一部分 劳动经济学 工资形式(★) 第一部分 劳动经济学 均衡国民收入 例:均衡国民收入等于() A、总供给 B、总需求 C、投资+储蓄 D、消费+储蓄 E、消费+投资 考点:国民收入均衡条件 第一部分 劳动经济学 失业类型( ★ ) 1、摩擦性失业 2、技术性失业 3、结构性失业 4、季节性失业 需求不足性失业( ★ ) 1、增长差距性失业 2、周期性失业 第一部分 劳动经济学 就业与收入的宏观调控(★) 例:()是政府通过调节利率来调节总需求水平,以促进充分就业、稳定物价和保持经济增长的一种宏观经济管理对策。 A、财政政策 B、货币政策 C、金融政策 D、收入政策 考点:理解财政政策(调整政府购买水平、政府转移支付水平和变动税率)、货币政策(调节法定准备金率、调整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和收入政策(调控收入与物价关系、收入平等化措施) 第一部分 劳动经济学 收入差距的衡量——基尼系数 例:从世界各国来看,基尼系数()时,表示收入差距非常小。 A、大于0.2 B、小于0.2 C、大于0.4 D、小于0 考点:对基尼系数的了解 第二部分 劳动法 劳动法的原则及特点( ★ ) 例:劳动法的首要原则是() A、保障劳动者的劳动权 B、物质帮助权 C、报酬权 D、休息休假权 考点:对劳动法原则的识记。劳动法的基本原则有保障劳动者劳动权、劳动关系民主化、物质帮助权原则,其中保障劳动者劳动权是首要的原则,劳动权的核心是平等就业权和自由择业权。 第二部分 劳动法 劳动法的原则及特点( ★ ) 例:劳动法基本原则的特点是() A、反映劳动法律部门的特点 B、是指导性的法律规范 C、反映调整的劳动关系的特殊性 D、高度的稳定性 E、高度的权威性 考点:对劳动法基本原则的特点的理解。 第二部分 劳动法 劳动法的原则及特点( ★ ) 例:劳动法基本原则的作用是() A、反映劳动法律部门的特点 B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