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论乌杨阙的功能与艺术形式
【摘 要】阙是集建筑、雕塑、绘画为一体的民族艺术。通过分析乌杨阙造型、结构、材质及其上所刻画的题材,提出汉阙在汉代已经发展成为成熟的一种建筑体制,它具有明确的功能性,同时展现出汉代人的思想和审美观。乌杨阙的建筑外形样式和富有含义的各种图案纹饰,表现了重庆地区的神灵崇拜图案的特殊性和艺术性。
【关键词】乌杨阙;建筑形式;艺术形式;天人合一;神灵崇拜
汉代建筑雄伟壮丽,汉阙则是一种颇为独特的建构物,在古代阙是位于建筑物入口,起标志作用,具有装饰性建筑,同时象征着身份等级。乌杨阙发掘于2001年,是我国幸存的31处汉代石阙中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处,极为珍稀1,它不仅表现出汉代建物的形式与特征,并且具有多方面的、多层次的社会内涵和文化底蕴。乌杨阙作为汉阙中保存最为完好的石阙,显示出来的的墓阙的功能性和建筑外形结构对汉代建筑的研究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而它的独特的装饰雕刻给我们探索汉代的人文思想有着独特的启发,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
一、乌杨阙的现状分析
阙,最初称“观”,文献中记载最早的城阙见于《诗经》,《诗·郑风·子衿》曰:“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可知周代已有了“宫阙”和“城阙”。《三辅黄图》曰:“阙,观也,周置两观,以表宫门,其上可居,登之可以远观,故谓之观2。”可见最初的阙大约是宫外或城外的一种防御建筑,可守卫,故又称之为“观”。种类有城阙、宫阙、第宅阙、祠庙阙、和墓阙。
乌杨汉阙为墓阙,发掘于重庆市忠县乌杨镇将军村下游沙滩地,背后为花灯坟墓地,为汉至六朝的家族墓地。据考证其年代为东汉末期,为严氏家族墓地中太守严颜的墓阙3,因地质灾害,倒塌、散落于江边沙滩,渐渐被流沙所掩埋,减少了千年左右的风化,成为我国保存的最好的汉阙之一。
乌杨阙其材质为纯砂岩石,属典型的汉代陵墓阙,该汉阙为双子母阙,左右结构对称,规格尺寸近乎一致,主阙通高5. 4米、顶宽2. 66、进深1. 7米,阙基宽2. 6米、进深1. 64米。子阙高2. 6 1米。阙顶的结构全部都为石质。
二、乌杨阙的功能和形式分析
2.1、乌杨阙的技法与风格
乌杨阙整体雕刻技法属于综合性,风格较为夸张简洁。主要雕刻内容分为仿木构雕刻、灵禽异兽、生活画面三类。
仿木构建筑刻有屋脊、屋檐、瓦楞、瓦当、枋柱、枋头、金瓜等装饰在阙的枋子层;灵禽异兽图案有铺首、角神、朱雀和青龙、白虎等;生活图卷有狩猎图、习武图、雄鹰叼羊图、蛇衔老鼠图等。就雕刻技法来看,巴蜀地区一般采用以下几种技法:减地平雕、浅浮雕、高浮雕、透雕和线刻。乌杨阙减地平雕主要用在枋子层上;浅浮雕主要用在一些细小的刻像上,如人物、青龙等;高浮雕主要用在斗拱层上,如转角处的角神、力士等;线刻较少,应用在边框的云纹上,铺首则采用高浮雕的方式予以突出。乌杨阙上各个部位所用的各种技法,在巴蜀地区非常具有代表性。
2.2、乌杨阙的图像分析和文化特性
乌杨阙的生活图卷突出地反映当时巴蜀人民重视人文生活的特点,具有生活气息。狩猎图和系习武图表现了巴渝人民“尚武”的风气。在乌杨阙上另有禽异兽图案有铺首、角神、朱雀和长达2 m的巨幅青龙、白虎雕刻等神仙异兽,属神仙鬼灵类,为守护墓主尸体和灵魂的远古图腾。乌杨阙上的铺首相比其他汉阙形式更加夸张和凶猛,为整个阙身的挺拔雄壮起到了衬托的作用。还有一种为祈求渴望墓主灵魂升天成仙的神人神兽,乌杨阙其上刻有角神、朱雀、青龙、白虎、九尾狐等神兽,寄托了对墓主人灵魂守护升天的美好愿望,从中可以看出汉代的神灵崇拜的盛行。
2.3、乌杨阙的结构造型和精神分析
乌杨阙是由阙基、阙身、一楼、腰檐、二楼、顶盖六部分组成,还有脊饰构件,子阙腰檐构成重楼,顶盖采用重檐仿木结构造型,构成重檐,三段式阙身结构,为我国古典建筑形制在汉代时发展完全提供了新的理论证据。汉阙的造型特点暗合了我国古代“天人合一”的观念:阙顶象征着天、阙身象征着人、台基则表示大地。
一是阙基:乌杨阙的底部的长方形整石作阙基,用以承载整个乌杨阙的阙身,此种构筑样式和当时汉代建筑的模式是相同的,这种模式甚至一直延伸下来成为中国传统建筑的形制。乌杨阙的阙身和阙基雄壮的比例关系也显示了古人在比例关系的把握,精确的表达了所要表现的气势。结合同时期的汉阙造型,说明台基已经在汉代建筑中运用的十分熟练。乌杨阙的仿木式结构,反映出汉代的“土木生命观”,在古代有“金石”之说,石材被认为象征死亡,而采用木结构的形式,正是对于生命的一种敬畏和向往。
二是阙身,乌杨阙为重檐庑殿顶双子母石阙,具有顶盖出檐宽、阙体向上收分大、构造简洁的特点,因而显得造型格外挺拔、庄严。从它的阙体收分看,当时的汉代建筑为了增加建筑本身的稳定性,在基础墙体的处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论竞技健美操与啦啦队运动之间的运动技术迁移.doc
- 论符合中国发展的绿色建筑理念.doc
- 论精装修工程成本核算与控制的重要性.doc
- 论网络监督对完善干部监督体制的作用与发展思路.doc
- 论网络语言中的谐音现象.doc
- 论职业院校数控实训教学.doc
- 论胎儿权益的民法保护.doc
- 论舞台灯光在实际演出中的设计与运用.doc
- 论航天企业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行之有效的部署方法.doc
- 论苏联解体及对我国的影响.doc
- 小学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运动技能实践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2025版共享协议书.docx
- 2025年物流园区仓储设施设计评估与物流仓储设备选型研究报告.docx
- 初中语文成语解释教学中文化内涵的挖掘策略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化学教学中的三重表征思维培养与学科素养培养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2025版公路设计合同范本.docx
- 2025版公路路基工程施工合同范本.docx
- 高中地理灾害教学中案例分析法的应用探讨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2025年BIM技术在建筑施工质量管控中的应用研究报告.docx
- 从地理野外教学视角看初中生问题发现与解决能力的提升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