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写作背景 战国时期,诸侯各国之间的吞并战争日益激烈,为了求得生存,乃至建立霸业,各国君主不约而同地崇尚武力而不体恤百姓。面对这种现实,孟子提出了他的治国理想。 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准节奏 第四层:译文 所以说,管理百姓不能只靠划定的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川的险阻,征服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兄弟骨肉也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戚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三读课文,理解内容 第一层 1、本文提出了什么论点? 2、决定战争胜负的要素有哪些? 其中最重要的要素是什么? 第二层: 1、第二层分别是从什么角度来论述的? 2、作者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来证明论点?怎样论述? 第四层 1、域民、固国、威天下的关键是什么?为什么? 2、这一段运用了什么手法强调了“施行仁政”的重要性? 2、文中讲述了“人和”的重要性,你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获得了哪些启发呢? ①孟子的这一主张,强调做任何事情必须要顺乎民心,反映了孟子在那个历史发展特定阶段中的远见卓识。 ②战争胜负取决于战争的性质和人心向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一中国儒家的思想,作为一种有价值的资源,应受到我们的重视。 ③在高科技发展的今天,要想打胜仗,就必须有最先进的武器,其余都是次要的。美伊战争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吗? ④强权只能横行一时,绝不可能横行一世。在世界政治的运作中是否合乎道义正在成为处理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之间关系的准则,“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将会成为21世纪支配世界政治格局的重要观念。 青蛙 在开水里逃生 在温水里死亡 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准节奏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 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 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 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 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 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 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 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 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 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三读课文,理解内容 ◎比较本文的两篇短文,看看它们提出、阐述论点的方式及风格上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相同之处: 1、两篇短文的论点,字数相等,都是由两个结构相同的短语构成,都用对比,观点鲜明。 2、两篇短文都用了类比论证的手法。 第一则以战争中的情况作为事例,强调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然后类推出结论,引出治国的道理; 第二则从个人说起,最后归结到治国上,提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论点。 3、两篇短文都使用了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气势磅礴,具有极强的说服力。 不同之处: 两篇文章提出论点的方式不尽相同: 第一则短文的论点在文章中间部分点明,然后对论点进行了进一步的解释和阐述; 第二则短文在文章结尾处揭示出论点,不再对论点进行解说。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提出担当大任的人必须经过艰苦生活的磨练。请查找相关资料,补充一些例子。 2、你赞同孟子的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吗? 仲尼厄 而作《春秋》 曹雪芹 举家食粥,写出不朽的《红楼梦》。 老鹰的幼雏在很小的时候就被赶出家门,独立成长,你觉得这种做法对吗?为什么? 布置作业 必做:1.默写两篇课文并订正。 2 完成基础练习 选做:课外阅读《孟子》 (阅读欣赏),积累语句, 体会语言特点。 第一段 六个人 共同的特点 1、出身卑微 种田、筑墙的、贩卖鱼盐的、 犯人、隐居者、奴隶 2、经过磨练,显露才干。 3、被委以重任,成就事业。 排比举例 结论 艰苦的磨练 第二段 常常处在困境, 才能不断奋发 常常没有忧患, 往往遭至灭亡 经 受 磨 炼 的 益 处 个人 国家 论点: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韩非囚秦,著《说难》《孤愤》。 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爱迪生小时候一边卖报一边作化学试验。有一次,不慎在火车上引起了火,被车长打聋了一只耳朵。由于他的刻苦努力,终于成为举世闻名的发明家。 贝多芬 即使在双耳失聪的情况下,仍然坚持音乐创作。 讨论: * * 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课《沁园春 雪》课件 北京课改版.ppt
-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课《沁园春 雪》 北京课改版.ppt
-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3课《星星变奏曲》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ppt
-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课《林中小溪》课件2 苏教版.ppt
-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课《囚绿记》预习课件 语文版.ppt
-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3课《飞红滴翠记黄山》课件2 苏教版.ppt
-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课《囚绿记》课件 语文版.ppt
-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3课《飞红滴翠记黄山》课件1 苏教版.ppt
-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6课《定海保卫战散文两篇》 北京课改版.ppt
-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4课《画山绣水》课件1 苏教版.ppt
- 九年级语文下册 《变 色 龙》同步练习 人教新课标版.doc
- 九年级语文下册 《变脸》同步练习 人教新课标版.doc
- 九年级语文下册 《变脸》教学设计(建湖初中集体备课) 人教新课标版.doc
- 九年级语文下册 《变色龙》教学设计(建湖初中集体备课) 人教新课标版.doc
- 九年级语文下册 《变色龙》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
- 九年级语文上册《雨之歌》课件 鲁教版.ppt
- 九年级语文下册 《变色龙》优秀教学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ppt
- 九年级语文下册 《古诗文默写》优秀教学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ppt
- 九年级语文下册 《公输》优秀教学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ppt
- 九年级语文下册 《地下森林断想》同步练习 人教新课标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