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 《詩經.秦風.蒹葭》教學參考資料
語譯
蘆葦蒼茫茂密,白露凝結成霜。我心中思念的那人,就在河的那一邊。逆流而上去找她,道路險阻又漫長。順流而下去尋她,她彷彿在水的中央。
蘆葦茂盛繁密,白露還沒有乾。我心中思念的那人,就在河邊水草交接之處。逆流而上去找她,道路崎嶇又險峻。順流而下去尋她,她彷彿在水中灘上。
蘆葦稠密可採,白露還在滴瀝。我心中思念的那人,就在河岸旁邊。逆流而上去找她,道路險阻又曲折。順流而下去尋她,她彷彿在水中州上。
預習答案
1 詩中描寫了甚麼景物?這些景物營造了怎樣的氣氛?
景物︰詩中「蒹葭蒼蒼,白露為霜」、「蒹葭淒淒,白露未晞」、「蒹葭采采,白露未已」三組詩句,描寫了一片茂密的蘆葦,以及凝結成霜再化而為水的白露。這些都是深秋清晨的景物。
氣氛︰這些景物營造了一種蕭瑟冷落、淒清落寞的氣氛。
2 詩人尋訪伊人的過程如何?你認為他最後成功嗎?
過程︰詩人發現了「伊人」在「水一方」、「水之湄」、「水之涘」,便不懼路途艱險,著意追尋。當中過程困難重重,詩人既要「遡洄從之」,又得「遡游從之」,逆水而行,上下求索。而且道路漫長、險峻、迂迴曲折(「道阻且長」、「道阻且躋」、「道阻且右」),充滿險阻,詩人要跋涉登攀而前進。
結果︰他沒有成功找到「伊人」。因為雖然詩人看見「伊人」「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涘」,但經過一番訪尋後,卻又發現「伊人」「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沚」,看似接近卻仍是可望而不可即。「宛」字更點明了「伊人」的虛渺和無法捉摸,更見詩人與「伊人」實相會難期。
3 你認為本詩表達了一種怎樣的感情?
思慕深切︰詩中描寫詩人對「伊人」上下求索,徘徊追尋,表達了他對「伊人」思慕深切、深企願見之情。
惆悵傷感︰然而,「伊人」可望而不可即,詩人最終亦求之而不得,在淒清的深秋景色烘托下,詩中又表現了惆悵和傷感之情。
4 本詩在章法結構上有甚麼特色?
重章疊句︰本詩在章法結構上用了重章疊句。全詩共三章,每章八句,每章句式相同,只是更易了某些字詞,反覆歌詠,形式整齊,可收一唱三歎的藝術效果。不過,三章並非簡單的複沓,而是透過字詞的變化,易詞申意,加強描畫,深化詩意,增強了抒情的效果。
課後練習答案
1 《蒹葭》一詩中,詩人和「伊人」分別具有怎樣的形象?他們的形象是如何塑造出來的?
形象
詩人︰詩人在詩中以追求者的形象出現。詩人具有一個情深、勇敢、堅毅的形象。
伊人︰「伊人」在詩中是詩人所渴慕的對象。其人具有虛無飄渺、可望而不可即和美善的形象。
塑造手法
詩人—實寫︰其形象主要是通過行動的具體描述塑造出來的。詩中鋪寫他追尋那虛渺不定的「伊人」,仍然「遡洄從之」、「遡游從之」,而且不懼道路的「阻」、「長」、「躋」、「右」,可見他對「伊人」的情深意切。而且,三章反覆的描摹,更見他尋之不獲,卻仍鍥而不捨的堅毅性格。這些都屬正面的描寫,是實寫。
伊人—虛寫︰其虛渺的形象是通過詩人的感觀(本來詩人認定「伊人」「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涘」,後又發現「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沚」),以及開篇描寫的朦朧秋景(「蒹葭蒼蒼,白露為霜」、「蒹葭淒淒,白露未晞」、「蒹葭采采,白露未已」三句)作為烘托來塑造的。詩人遍尋不獲,可知其可望而不可及;「伊人」所居,蒹葭蒼蒼,煙水茫茫,正襯托出「伊人」的飄渺朦朧。而其美善的形象是通過詩人堅定的追求行動為襯托,加上讀者的想像塑造出來的。這些都屬於側面的描寫,是虛寫。
2 《蒹葭》每章前兩句均描寫蒹葭和白露,這與全詩感情的表達有何關係?如果刪去,會否影響詩意的表達效果?為甚麽?
景物描寫與感情表達的關係︰《蒹葭》每章的前兩句(「蒹葭蒼蒼,白露為霜」、「蒹葭淒淒,白露未晞」、「蒹葭采采,白露未已」)均是景物的描寫。這些都是很能渲染深秋淒冷氣氛的景物,以之起興,營造了一種迷離蒼茫的氛圍,與下文寫詩人思心徘徊,對「在水一方」的「伊人」上下求索,但始終可望而不可及的惆悵傷感之情,達到了水乳交融的藝術效果。
刪去會否影響詩意︰如果刪去,會影響到詩意的表達效果。因為︰第一、如果刪去,就是以「所謂」開頭,詩意顯得突兀不通;第二、如果刪去,就會失去了富有淒清朦朧之美的意境,全詩就只有人物行為的反覆申說,而其行動所帶出的情感,亦失去了有力的烘托,詩歌的抒情效果便大大地削弱了。
3 《詩經》善用賦、比、興的表現手法,《蒹葭》一篇運用了哪種手法?這種手法有何特點?
賦︰本詩用了「賦」的手法。賦的特點是直接鋪陳,將景物動作等直接表現出來。
例如本詩每章的開頭兩句,都運用了白描的手法,狀寫景物。詩中以「蒼蒼」、「淒淒」、「采采」三個意義相近的詞語,直接描寫河邊蘆葦茂盛的樣子,又以「為霜」、「未晞」、「未已」,形容蘆葦上白露的變化。這些景物的描寫,不假雕飾,自然生動。
而且本詩亦以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