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如何指导学生学习世界气候类型.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如何指导学生学习世界气候类型(上) [课标要求] 1. 运用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2. 举例说明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3. 举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课标解读] 从内容结构上看,世界气候的知识结构主要包括气候类型的分布、气候特征的差异、气候的影响因素、气候与人类活动等四个方面。 1. 关于气候类型的分布,首先需要通过观察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说出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重点在于通过探究、观测、发现气候分布的规律。 2. 如何定量分析气候特征的地区差异 ? 首先可以从生活感知的现象出发,概括出世界上有冷热、干湿不同的组合。然后通过阅读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学会概括气候类型的特征,掌握气候特征的分析方法。 3.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分布规律?这涉及到气候类型影响因素的分析,它需要通过合作探究,选择典型的气候类型,观察气候空间位置分布图、景观图等,并进行推理、判断,才能理解气候地区差异大的原因。 4. 气候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作为气候部分的收尾,可以结合具体实例,组织学生讨论分析、交流观点,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地观。 [教学目标确立] 1. 了解世界各地区的气候差异,在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地区,归纳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 2 .能够运用某地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描述该地的气候特征。 3 .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4 .结合实例,说明气候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影响,并形成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 [学习重难点] 一、 学习重点 : 1 .运用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地区。 2 .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3. 举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二、教学难点: 1. 在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地区。 2. 归纳气候类型的主要分布规律。 3. 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4. 掌握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的分析方法。 三、难点产生原因 1. 学生自身方面 ( 1 )这部分内容,特别要求关注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以及通过读图获得相应地理知识的能力。学生年龄偏小,知识储备不足,逻辑分析能力、空间思维能力和比较、归纳的能力不足,因而给教学带来障碍。 ( 2 )学生的基础知识不太扎实。本课是对学生所学温度带、纬度位置、海陆分布知识的检验,也需要运用前几课学习的天气、气温、降水等知识,如果前面基础不够扎实,新知识的建构就比较困难。 ( 3 )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等读图、绘图技能掌握可能不够牢固。 2. 教师教学方面 ( 1 )部分教师本身对阅读气候直方图的指导方法不够科学。 ( 2 )教师对课程标准把握不准。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没有介绍各气候类型的成因,对于各气候类型的特征也没有系统讲述。有些老师在这里将难度增加,超出了课程标准,反而得不偿失,画蛇添足。 ( 3 )备学情不足。部分教师想当然地认为学生对读图方法与相关基础知识掌握得很好,比如在分析气候类型分布时,指导不到位,学生就可能分不清大陆西部、大陆东部。结果在寻找亚欧大陆西部、中部、东部的气候类型时就会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 3 .教材内容方面 ( 1 )气候类型是学习世界地理、认识自然环境及其地区差异的基础,其涉及的知识点容量多,难度大,宏观抽象,而且前后知识点之间的逻辑递进关系强,因此易造成学生认知困难。 ( 2 )由于还没有学习世界分区地理,学生对于 “分布地区”的学习有难度。如学习中可能涉及到的东南亚、西欧、亚马孙平原、青藏高原等空间概念还未建立。 [重难点突破策略] 一、教学资源选用 1 .人性化的教学资源——学生的生活体验。采用模拟旅行作为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学生的生活体验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能使之与教学内容、目标发生良性互动,借助这种课程资源达成教学目标,同时生活体验得到检验、修正与丰富,实现二者的互补与融合。所以说,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引领学生利用生活经验,穿插到课堂教学中去,这往往比死板套用教材中的素材让学生感到亲切。 2 .如果说学生的生活体验是一种以生命为载体的教学资源,那么教科书、地图册等教材依然是蕴含信息最丰富的教学资源。新课程倡导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所以我们对教材要 “ 创造性 ” 地使用,充分挖掘教材中图文资料的显性信息与隐性信息。 3 .富有艺术的诗歌、民谣等。我们在教学中描述一个地区的气候特征,可以选用一些形象生动的诗歌、民谣,其独到之处,就在于言简意赅,琅琅上口,合辙押韵,形象生动。我国古代诗歌中不少是描述气温降水特征和气候变化状况的,可以适时地加以引用。如:诗歌 A.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

文档评论(0)

jizi633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