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红字》中对字母“A”的阐释看霍桑的写作方式及清教主义观念.docVIP

从《红字》中对字母“A”的阐释看霍桑的写作方式及清教主义观念.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红字》中对字母“A”的阐释看霍桑的写作方式及清教主义观念   作者简介:陈晨,女(1989.08—),安徽,汉,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12级,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摘要:《红字》是纳撒尼尔·霍桑(Nathaniel Hawthorne,1804—1864)的代表作,本文通过运用大写的红色字母“A”在不同时期的精彩象征,希望试图将霍桑本人的写作方式及清教主义观念做进一步的探究,霍桑的《红字》也正因为此在美国甚至世界文学史上两百年来被无数读者及评论家阅读和探讨,熠熠生辉。   关键词:纳撒尼尔·霍桑 “A” 写作方式/心理罗曼司 清教主义   一   纳撒尼尔·霍桑在1804年7月4日出生于新英格兰美国马萨诸塞州塞勒姆镇的一个名门望族家庭,他家世代都是虔诚的加尔文教信徒:注重理智,推崇理想,排斥感情及禁绝欲望,后来却发展到极端,浓重的加尔文教气氛可以说是深深的影响了霍桑的一生。此外,他的两代先祖都曾是马萨诸塞殖民地政教合一的权力机构中的要人,参与过一六九二年萨莱姆驱巫案及其后迫害教友派的活动:当时的塞勒姆镇流行着一种类似癫痫病的传染病,在当时医疗条件及科学技术还不完善的年代,人们不能理解这种奇怪可怕的疾病,后来有人诬告是女巫施的妖法使这些人“发疯,最后在宗教团体和当局的严刑威逼下,女孩们不得不撒谎陷害无辜,最终有19人以“施巫术”的罪名被送上绞架。而霍桑的祖辈就是当时判处的三名法官之一,并且一生对自己的行为都没有悔过之心。纳撒尼尔·霍桑Nathaniel Hawthorne的名字在上大学之前的英文字母是 Nathaniel Hathorne,简单比较之下我们可以看出,上大学后他在自己的姓氏中加了一个“W”,霍桑本人可以通过更改姓氏中的任意字母来达到有别于祖先的目的,而他偏偏选择了字母“W”,我们也许可以大胆的推测,这个“W”是英文单词witch(女巫)或wicked(邪恶)的首字母,霍桑本人的改名证明他本人对祖先迫害教友的活动是怀有罪恶感的。   除了家庭和社会环境对霍桑本人及之后的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之外,霍桑在大学及婚后所结识的朋友也对其产生了巨大的作用,他与一八四二年结婚后便迁到康考德居住,这是不仅是爱默生的家乡,而且是梭罗“返回自然”的基地,可以说是那一代超验主义文人荟萃的大本营,霍桑后半生的哲学和文学氛围的形成与此也大有关系,这一点在第二部分还会具体论述到,在此就不赘述了,正是霍桑本人的身世和经历,形成了他独特的创作手法及复杂的世界观。   二   《 红字》讲述了发生在北美殖民时期的恋爱悲剧:年轻貌美的女主人公海丝特·白兰嫁给了年老且身体畸形的医生齐灵渥斯,但他们之间没有爱情,在移居至波士顿的途中,丈夫被印第安人抓住并两年没有音讯,在寡居中白兰与牧师丁梅斯代尔相恋并生下女儿珠儿,这严重违反了当地清教徒的法律,白兰被当众惩罚、戴上标志“通奸”的红色A字示众。简单的故事情节的介绍似乎给我们一种这无非讲述的是一个寂寞女人出轨的故事的印象,就故事情节本身似乎没有什么新奇和出彩之处,但作家霍桑是一位勤于思考、长于挖掘的大手笔,他在自称是“心理罗曼司”的小说写作方式中,多层次深度的挖掘主人公的心理,并运用大写的红色字母“A”在不同时期表现多变的意义。   对于身处十九世纪上半期的美国浪漫主义作家霍桑来说,借助具体可感的意象来表达驱动人物性格发展的心理动力,展示人物某种特定的心理状态或情感状态,从某种程度上是开创了美国文学史心理象征表现手法的先河,费德生把霍桑称为“ 十九世纪美国文学最出色的象征派作家”[2]P121是对他很中肯的评价。   霍桑在小说《红字》中加意描绘荒谬可怖的现象,极力挖掘阴暗怪诞的心理,极尽讽示隐喻和象征比拟之能事。如小说故事的一开篇,首先映入读者眼帘的是一片新殖民地的开拓者们在创建新的家园,这本应该是一片欣欣向荣、充满生机和希望的画面,但是作者着意并不在此,霍桑描写的是开拓者们在划出土地建造墓地和监狱,“丑陋的大房门”、“过于繁茂的杂草”“象一切与罪恶二字息息相关的事物一样”[2]P1。这种用略带神秘阴暗色彩的自然景象来烘托环境、渲染气氛的手法在小说的全文比比皆是,而在映衬人物心理时霍桑更是将这种手法运用的淋漓尽致。   《红字》全书写到的人物不过十多个,其中有姓名的不超过十个,而霍桑重点刻画的人物形象又只有四位,他们分别是海丝特.白兰、丁梅斯代尔、罗杰.齐灵渥斯和小女孩珠儿。在对这些主人公淋漓尽致的刻画中,我们更可以清晰的从中看出作者的写作方法及世界观。   海丝特.白兰出身于没落的世家,门廊上方半明半暗的家族纹章说明了这一点,她年轻貌美,在与医生罗杰.齐灵渥斯的婚姻中没有感受到年轻人的爱情,而霍桑在小说中将其描写成一个“强烈的、热情的、耽于肉欲的、东方人的特性”

文档评论(0)

sis_lxf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