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府谷县“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和工作部署
一、“十二五”规划——府谷发展背景
纵观近5年府谷的发展,2007年跻身“全省十强”,2008年跨入“西部百强”,2009年跃居全省第一,首次跨入“西部十强”和“全国百强”行列,2012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50亿元,是2005年的22.8倍,年均增长28.14%;经济总量居全市第2位,占全市GDP的比重由2005年的7.45%上升至19.14%。财政总收入75.59亿元,是2005年21.5倍,年均增长69.7%,2012年完成工业总产值400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364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223.79亿元,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2005年的63.6%提高到2010年的98.9%。2012年完成全社会投资250.07亿元,是2005年16.24的13.18倍,7年累计完成全社会投资750亿元,年均增长67.49%。
“十二五”时期,是府谷县跨越发展和转型的关键时期,工业化进入转型发展阶段,产业发展进入全面提升期。我国特定发展阶段赋予我县更大战略机遇,我国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和重化工业化阶段,能源需求强度加大,能源需求规模不断扩张。中央政府的持续关注赋予我县重大历史机遇,作为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继续得到国家对于能源化工基地的政策引导和对陕北地区经济发展的政策扶持。东部产业转移赋予我县更好发展机遇,我国东部地区生产的要素成本逐年增大,产业转移迫切性增强,可以助推我县的产业转型和升级。
二、“十二五”规划总体思路
到“十二五”期末,我县经济总量大提升,产业结构大调整,社会事业大发展,生态环境大改善,人民幸福指数大提高,全面实现富裕、和谐新府谷。
——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提升。到2015年生产总值力争达到1000亿元,年均增长30%(现价)。财政收入达到200亿元,年均增长26%,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60亿元,年均增长2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累计达到1000亿元左右。非公有经济进一步发展,非公有经济占经济总量的比重保持在60%以上。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跨入全国前五十强。
——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优势特色产业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明显增强,新型煤电化载能工业基地和现代服务业体系初具规模,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76:22。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工业集中度达到65%;工业内部非煤产业快速提高。
三、“十二五”规划重点工作
(一)整合、扩张煤炭产能
鼓励中、省煤炭企业参股整合矿井建设、生产活动,淘汰30万吨/年以下矿井,提高矿井回采率。加快三道沟煤矿900万吨、冯家塔煤矿600万吨二期工程建设进度,完成郭家湾、青龙寺1100万吨、庙哈孤井田安山120万吨、海则庙井田120万吨矿井建设。以资源整合为契机,完成郭家湾、沙沟岔、京府八尺煤矿扩能技改工程,开工建设西王寨600万吨和段寨800万吨矿井。开展古城矿区规划井田的精查工作,力争矿区建设全面启动。完成麻镇和黄甫西部的中深部找煤工作并完成矿区总体规划。扩建新城川、五里墩集装站,开工建设府谷货运站和油房坪煤炭集装站。到“十二五”末,全县原煤产量突破1亿吨,煤矿机械化开采程度80%以上,回采率达到60%以上,加工转化率达到50%以上。
(二)高点定位发展电力行业
以建设“中国火电强县”为目标,加快煤电一体化项目建设,大力发展电力工业。力争“十二五”期间,建成清水川电厂二期2×100万千瓦机组和庙沟门二期2×100万千瓦机组,开工建设清水川2×30万千瓦矸石电厂、段寨一期2×100万千瓦机组和皇甫4×30万千瓦矸石电厂。到“十二五”末,力争电力装机容量突破800万千瓦。依托火电产业优势,争取成为国家700℃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创新联盟基地。
做精煤化工行业
以煤炭资源为依托,推动产业升级,大力发展煤焦化工、煤化工、煤焦油加氢等加工转化项目。发展煤化工产品、高附加值载能产品,改变以初级原料输出为主的传统资源开发现状。着力打造煤电、煤电载能、煤焦化三大产业链。
“十二五”期间,完成60万吨以上兰炭配套产业项目建设;建成240万吨煤干馏、50万吨煤焦油加氢、110万吨捣固焦、“3052”以及煤业集团、兴茂、恒源三条焦炉煤气合成甲醇项目;开工建设大唐60万吨MTP、煤业集团氯碱项目。到“十二五”末,兰炭产能达到1300万吨、冶金焦140万吨(其中型焦30万吨)、合成氨30万吨、尿素52万吨、烧碱30万吨、聚氯乙烯60万吨、甲醇220万吨、丙烯60万吨、石脑油50万吨、燃料油65万吨。
(四)完善载能工业
建设具有较强市场竞争能力的大型电石、电解铝、硅铁等载能产品生产基地。完善“七区八园”配套产业项目建设,开工建设秦龙公司30万吨电石、煤电冶化集团100万吨电石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