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 环境中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非细胞型微生物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细菌(致病菌、条件致病菌,非致病菌) 放线菌 鞘细菌 滑动细菌 蓝细菌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真菌 藻类 原生动物 真菌 酵母菌 霉菌 第四章 卫生微生物研究和检测的方法 卫生微生物检测的特点和基本原则 卫生指示微生物 卫生微生物研究和检测的方法 第一节卫生微生物检测的特点与基本原则 特点: 检测对象:致病、非致病、条件致病微生物 标本来源:人体、环境 环境中致病微生物数量少,需要特异的检测方法,并且多依靠指示微生物 原则: 样品的采集原则 样品的运送原则 实验室检验原则 一、样品的采集原则 (一)样品必须要有代表性: 采样量:满足检测要求 采样部位:均匀采样 采样时间:便于分析微生物的动态变化 采样批号:尽量检测每个批号 (二)避免对样品的污染 器材灭菌、无菌操作 (三)避免对样品中微生物的杀灭和抑制 避免有毒物质的残留和高温影响 (四)对样品进行详细的标记 这是基本要求 二、样品的运送原则 尽快送检: 一般3-4h内送检,减少细菌死亡和进一步繁殖带来的影响。 注意保护待检的微生物: 一定的温度 加保护剂 运送培养基,如病毒、厌氧菌等 根据生物安全规定,妥善包装待运输的标本 进行完善的样品交接 必须有样品送检单,与实验室人员逐项核对后交接 三、实验室检验原则 具有相应的实验室硬件设施: 1级(P4实验室):可检验危害性最严重的病原体,如天花病毒、HIV、SARS病毒等。 2级(P3实验室):可检验特殊危险致病菌,如霍乱菌。 3级(P2实验室):检验一般致病菌。 4级(P1实验室):检验非致病菌。 具有合格的人员和标准检验方法 人员要有资质,并经常接受培训 采用国家标准方法或公认方法(WHO、EPA等) 加强实验室质量控制 仪器、设备、试剂:定期检定和校准 注意记录和核查:如GLP实验室 报告规范:数据规范,完整签名盖章 实验室应有应急措施 应对突发事件能力 需做多种检验时,微生物优先 恰当的样品处理与检验 第二节卫生检验中的指示微生物 指示微生物(indicator microorganism)定义: 在常规卫生监测中,用以反映检品卫生状况及安全性的指示性微生物。 设定指示微生物的原因 微生物(包括致病和非致病的)种类繁多,不可能一一检测 环境中致病微生物往往数量少,检测困难,需要用相对易于检测的微生物来间接反映 一、指示微生物的选择 总的原则:检测简便,相关性好 粪便污染指示菌的选择 检测简便: (易检出,易定量计数。) 相关性好: (与粪便污染的相关性好。 与肠道致病菌的相关性好。 ) 指示微生物的种类: 反映微生物综合污染:细菌、霉菌和酵母菌落总数 反映微生物污染来源:粪便污染指示菌(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空气污染指示菌(溶血性链球菌等) 不得检出的致病微生物 间接反映致病微生物:如反映肠道病毒的噬菌体等 消毒效果指示菌:嗜热脂肪芽孢杆菌(压力蒸汽灭菌);短小芽孢杆菌(电离辐射灭菌);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环氧乙烷灭菌) 二、常用的指示微生物 (一)菌落总数 1、菌落总数的概念和种类 概念:单位量的被检样品 (g、ml、cm2、m3)内,所含有的能在某种培养基上经一定条件培养后生成的菌落数量。 种类:细菌菌落总数(不能说细菌总数) 、霉菌和酵母菌菌落总数。 报告: cfu/每单位样品量,如: cfu/ g、 cfu/ ml。(cfu ,colony forming unit) 2、菌落总数的卫生意义 菌落总数是判定检样被微生物污染程度的指示菌,是某些样品的卫生限量标准。 3、菌落总数的测定方法类型 标准平板计数法、表面涂布法 (二)粪便污染指示菌 1.大肠菌群(coliform group) 概念:大肠菌群系指一群能在37℃、24h内发酵乳糖产酸产气,需氧或兼性厌氧的革兰阴性无芽孢杆菌。 种类 :总大肠菌群 、耐热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 ) 大肠菌群的卫生学意义:是常规检测的卫生指示菌,饮用水、生活用水、各类产品(食品、药品、化妆品等)都要进行检测,推断检样中有无被肠道致病菌污染的可能。 测定方法:多管发酵法、滤膜法、纸片法。 大肠菌群检测: 35 ~37℃生长:培养于这个温度下 24h内发酵乳糖产酸产气:培养基中加乳糖, 24小时内观察是否产酸产气 需氧或兼性厌氧:一般孵箱可 革兰阴性无芽孢杆菌:革兰染色,光镜下观察。 其他粪便污染指示菌 三、其他指示微生物1、不得检出的致病菌 2、肠道病毒指示微生物 第三节 卫生微生物研究和检测的方法 目标:检测环境微生物的种类、数量。 样品的处理 损伤菌的复苏 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