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地陷频发城市伤痕谁来抚平
何为地陷
所谓地陷,主要有地面塌陷和地面沉降两种表现形式。地面塌陷属于急剧性地灾,一般是单一塌陷坑,直径几米到几十米不等。地面沉降属于缓变性地灾,是指大面积、地带性或区域性的地面发生沉降的现象,年沉降率一般是毫米级的。近年来,小范围的地面塌陷呈现集中暴发态势,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我国地陷现状如何
当前,地陷在我国各地都有频繁表现。2012年2月,由国土资源部、水利部会同发改委、财政部等十部委联合编制的中国首部地面沉降防治规划《2011年~2020年全国地面沉降防治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已获得国务院批复。
《规划》指出,全国遭遇地陷灾害的城市超过50个,分布在北京、天津、上海等20个省区市,全国累计地面沉降量超过200毫米的地区达7.9万平方千米,并呈不断扩大态势。其中长三角、华北平原和汾渭盆地等最为突出,其地面累计沉降量大于200毫米的分别接近1万、6.2万和0.7万平方千米。
《规划》同时指出,为应对我国某些地区日趋严重的地面沉降灾害,我国将实施地面沉降调查、地面沉降监测、地下水控采与超采区治理、地面沉降防治技术创新等四大工程。根据《规划》,我国到2015年要初步建立主要地面沉降区监测网络,2020年完成全国地面沉降调查并建立全国监测网络,使地面沉降恶化趋势得到有效控制。
地陷危害几何
地面沉降是一种累进性地质灾害,会给滨海平原防洪排涝、土地利用、城市规划建设、航运交通等造成严重危害,其破坏和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危害表现为:地面标高损失,继而造成雨季地表积水,防泄洪能力下降;沿海城市低地面积扩大、海堤高度下降而引起海水倒灌;海港建筑物破坏,装卸能力降低;地面运输线和地下管线扭曲断裂;城市建筑物基础下沉脱空开裂;桥梁净空减小影响通航:深井井管上升,井台破坏,城市供水及排水系统失效:农村低洼地区洪涝积水使农作物减产等。
如今的城市求美。马路旧了可以封路数月重修,使之宽敞、气派;楼房建筑跟不上时代潮流了,可以拆了重建,使之卓然挺拔:路面或空中的管线有碍观瞻,就把它们藏于看不见的地下。总之,城市的外表一定要好看。可是,这样反复开膛破肚追求来的外表美是真美吗?
一座城市好比一个人,也是有生命的。地上和地下、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共同构成这个完整的生命系统,缺一不可。为了表面好看,忽略地下系统的负荷能力,甚至把潜在的问题转移到地下,这样的城市会健康吗?能持续发展吗?地下水超采、污染、地面塌陷等一系列问题或许就是最深刻的答案。
然而,类似这样的地陷在全国各大城市并不罕见。记者发现,从2012年11月以来,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出现在媒体报道里的突然塌陷就有数十起。
城市规划不能忽视地质环境考量
北京市地质调查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吕金波认为,城市地陷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因素。虽然各地情况多有不同,但目前绝大多数发生在城市的地面塌陷都可以追溯到城市的前期规划。“一直以来,城市规划主要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主持制定。实际上,合理稳妥的城市规划应该有地质部门的参与。不考虑地质背景做出来的规划,对任何一座城市而言,都存在极大的隐患。”
以北京为例,京城所在地是由永定河和潮白河两大洪积扇组成的,北京中心城市大部分位于永定河洪积扇。河流搬运泥沙的过程中,较粗的沙砾留在扇顶,随着水流搬运能力向边缘减弱,堆积物质逐渐变细,粉砂、黏土等便沉淀在扇尾部分。受沉积构造影响,洪积扇顶部承载力高,受力较好,如北京的西城区、石景山就处在永定河洪积扇扇顶,地基相对稳固。而东部地区,如朝阳、通州,由于处在扇尾,地下多为细沙堆积,土质较软,对建筑物的承载力较差。
“在规划建设时,就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例如,东部地区楼房不宜过高,一定要建高楼时,必须做好地下的地基建设,减少对地下环境的影响。”吕金波说。另外,北京虽处平原地带,但其地下基岩(松散沉积物之下)构造如连绵山峰,有隆起,也有凹陷。目前以紫禁城为中心呈环状放射的城市布局就没有考虑到地下特殊的环境条件。城市快速发展,楼房激增,高度不减,备受干扰的地下地质环境系统在不堪重负时,势必会有暴发的一天。
“地表有环境,地下也有环境。城市要发展,不能忽视地下。”吕金波强调:“包括浅层松散沉积物、深层基岩等,都有它们自己的规律。人类只有充分认识这些规律,顺应自然,才能将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小。反之,忽略地质环境、违背自然规律,只能加重灾害影响。”
勘测和施工处理到位是关键
施工不当包括前期勘测不到位、施工区不做截水措施、地下输排水管道年久失修出现破裂、湿软地基处理不当等,这些都是诱发地陷的因素。
除去城市规划的因素,施工不当是诱发地陷的直接原因。吕金波告诉记者,一个建筑项目要正式开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事故预防与应对》课件.ppt VIP
- 银行业金融机构安全评估标准.pdf VIP
- T∕CSPSTC 124-2023 钢箱梁步履式顶推施工技术规程.pdf
- 设计方案 -浙东运河文化园(博物馆)设计方案.docx
- 铣工技能训练第五版完整版全套PPT电子课件教案.pptx VIP
- 《玩偶之家》课件.pptx VIP
- DB63_T 2052.5-2022农村公路勘察设计规范+第+5+部分:桥梁涵洞.docx VIP
- 无人机行业政策监管分析报告:2025年建筑检测应用市场增长预测.docx
- 江苏执业药师继续教育《痴呆症的诊治》习题答案.docx VIP
- 2024红十字救护员理论考核试题及答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