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税法总论题库.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四)税收立法机关 1、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律 《企业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法》《税收征收管理法》 2、全国人大或人大常委会授权立法—暂行条例 6个暂行条例 3、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税收征收管理实施细则》 4、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 除海南省、民族自治区在授权条件下可以之外,其它无权 5、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制定——部门规章 《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税务代理试行办法》 6、地方政府制定的——地方规章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以及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 (六)我国现行税法体系 税法分类 1、按照税法基本内容和效力: 税收基本法和税收普通法 我国目前还没有制定统一的税收基本法 2、按照税法的职能作用:实体法与程序法3、按照税法相关征税对象的不同 五大税种,不同税种的法律 4、按照主权国家管辖区:国内法、国际法、外国法等 (七) 税种的分类(补充) 1、按征税对象性质分类(五大类): 流转税: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关税等 所得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 财产税:房产税、车船税等 行为税:车辆购置税、耕地占用税、印花税等 资源税 2、按税收计征标准分类 (1)从价税 (2)从量税 3、按税收负担能否转嫁 (1)直接税 (2)间接税 4、按税收与价格的关系 (1)价内税 (2)价外税:增值税 5、按税收管理权限 (1)中央税 关税,海关代征的消费税和增值税,消费税,车辆购置税等。 (2)地方税 营业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房产税等 (3)共享税 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印花税等 6、按税收收入的形态 力役 实物 货币 按课税对象性质分来 按税负能否转嫁分类 按课税标准分类 按税收与价 格的关系分类 按税种隶属关系分类 流 转 税 所 得 税 资 源 税 财 产 税 特定目的税 行 为 税 直 接 税 间 接 税 从 价 税 从 量 税 价 内 税 价 外 税 中 央 税 地 方 税 共 享 税 第五节 税收执法 一、税务机构的设置 中央政府设立国家税务总局 省及省以下设立国税和地税 国家税务总结对国税实行垂直管理,协同省级人民政府对省地方税务局实行双重领导。 二、税收征收管理范围划分P24 1、国税:增值税、消费税、车辆购置税、中央企业所得税等 2、地税:营业税、地方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土地增值税、车船税等 3、财政:地方附加,契税,耕地占用税 4、海关: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关税 三、税收收入划分P24 (1)中央税 关税,海关代征的消费税和增值税,消费税,车辆购置税等。 (2)地方税 车船税、土地增值税、房产税等 (3)共享税 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印花税等 营改增规定除外 四、税收部门的权利 征收权 税务检查权 税务稽查权 税务行政复议裁决权 其它税收执法权 第一讲 税法总论 李丹 TelE-mail163.com 本课程学习需要注意地方: 1、课程内容较多,主要以PPT为准 2、税法变动较快,需要注意最新政策 3、主要讲解五大税种: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 4、内容庞杂、课堂认真听讲、课下认真预习与复习 何为税、为什么征税! 税”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租也,从禾从兑”,就是说,税字的一边禾,禾字的意义有关,字的一边兑禾发音有关。禾就是田禾,农作物。 而后出现了“赋”与“贡”等形式。 “赋”远指军赋,即君主向臣属征集的军役和军用品。但事实上,国家征集的收入不仅限于军赋,还包括用于国家其他方面支出的产品。此外,国家对关口、集市、山地、水面等征集的收入也称“赋”。 贡:即上贡、贡品,形式多样,珠宝、牛羊、棉帛、美女。 注意:有历史典籍可查的对土地产物的直接征税,始于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了“初税亩”,按平均产量对土地征税。后来,“赋”和“税”就往往并用了,统称赋税(税收)。 第一节 税收的内涵 (一)概念 税收是政府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借政治权力、强制、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二)内涵 (一)征税的主体是国家 1、有了国家才有税收。国家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税收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也必然随着国家的消亡而消亡。 2、从税收征收,管理,支出来看,都是由国家机关进行具体的组织执行,税法也是由国家立法部门制定。 总之,征收的主体是国家。 (二)征税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国家职能,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公共产品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决定了公共产品不能完全依靠市场进行提供,必须由政府来提供。 政府本身不从事生产,必须通过税收来筹集财政收入满足社会公共产品的需要

文档评论(0)

520139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