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中国钢铁企业的涅盘之路.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钢铁企业的涅盘之路赛文特斯马文博在中国经济经历了30年的蓬勃发展后,以房地产和大规模固定资产投资建设驱动的经济模式终于走到了尽头。钢铁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已经深切地感受到了“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的韵味:中国钢铁企业在繁荣背后所隐含的各种问题开始集中地显现和暴露。问题一:产能严重过剩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钢材产量只占世界钢材总产量的6.5%;而30年之后的中国钢材总产量几乎占据世界总产量的一半(47.5%,World Steel Association-2012). 2012年中国粗钢的产量达到7亿吨(中国钢协),而这7亿吨的产量只消耗了中国钢铁企业75%的产能;整个产业25%左右的产能处于闲置状态。更让人担忧的是:各省市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培养税源的过程中以各种贷款及政策优惠扶植培养了一大批新兴钢材生产企业,对国务院削减钢材产能的号召置若罔闻,这让产能过剩的问题显得尤为严重和突出。问题二:产品结构严重失衡、技术含量低低端的粗钢占据了中国钢铁总产量90%以上的市场份额。这主要归咎于中国房地产及建筑业在过去30年内对粗钢产品不断增长的大规模需求。然而当钢铁行业所依赖的固定资产投资开始急刹车时,庞大的市场供给和高度同质化的产品结构让市场的竞争异常惨烈,最直接的结果是行业毛利率急剧下降,对许多企业的生存都构成了直接的威胁。但在高加工度、高附加值的特钢市场却是一派朝气蓬勃的景象,乃至许多技术含量很高的钢材至今还在依赖进口。技术和研发的滞后使得产品结构的优化成为众多钢企暂时难以抹去的伤痛。问题三:债务重重在经济繁荣期,固定资产比例很高的企业会普遍采用高杠杆的财务运营战略。然而这种方式的弊端在于:一旦对行情的把握出现偏差,牛市转熊的过程中企业会出现巨大的财务损失。不幸的是中国钢铁企业现在就面临这种尴尬的局面。在钢铁大牛市中,中央及地方政府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各种形式向大中型钢铁进行财务倾斜,以非常低的融资成本为企业快速扩张保驾护航。但过长的资本回收期和行业对宏观经济环境研判的隧道视野所形成的错位让整个钢铁行业成为了面对“经济冰山”而避让不及的“泰坦尼克号”。据不完全统计,中国钢铁行业整体负债高达3万亿,而平均资产负债率高达70%以上(中国钢协)。甚至个别企业出现了债务违约的现象。政府通过财政补贴等形式减免部分企业债务,但这还是不能解决行业整体的债务现状:钢铁企业整体的应收、应付帐款都呈现急剧上升态势,行业应收账款高达200亿。这加剧了对该行业流动性及债务违约的担忧。问题四:行业集中度过低截止于2013年第三季度IBM的统计数据: 中国现存钢铁企业高达1.3万多家。而行业集中度仅为46%(CR-10,行业前十市场份额)。这离国家《十二五规划》对钢铁产业行业集中度60%的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而2012年行业集中度还逆反性地出现了下降的情况(从2011年49%降至2012年46%)。从供应链的上游来看:过低的集中度使得中国钢铁行业对于澳大利亚及巴西等国的铁矿谈判中处于劣势,价格居高不下;从下游销售的角度来看:产品竞争激烈,价格疲软,利润率持续下滑。这一切都使得行业集中度的高低对钢铁行业整体的健康发展有着指标性的作用。问题五:生产管理经营粗放、资源利用效能低下钢铁行业的长期繁荣掩饰了其精益化生产管理上的短板:在世界范围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等环境污染成本上升的大环境下,钢铁企业的生产成本将进一步上升。这无疑对本来就已经捉襟见肘的毛利润是雪上加霜。部分有远见的钢铁企业在很早期就开始了企业生产及管理的信息挖掘项目(例如ERP等),但能够承担投入巨大人力资源、花费高昂的资金用几年的项目实施周期去提升企业管理绩效的企业在整体中毕竟是少数。粗放的管理和外部急剧变化的成本环境让企业的生产管理难以为继,破产和清算对有些企业近在咫尺。赛文特斯的观点:该产业的发展未来发展方向如下:方向一、去杠杆 Deleveraging从企业内部来看:钢铁企业需要在经济不景气的环境下将自己的财务杠杆降低,从而减少亏损并逐步降低自己的资产负债率。在国家整体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长远的战略投资机会,而降低负债率能够在减少经营亏损的情况下改善外部融资能力,从而有能力把握潜在的“机会期权”。方向二、商业模式创新 Business Model Reengineering商业模式创新指的是企业对内部生产管理业务流程乃至产业价值链和生态链进行重组和再构造,以此来改善自身盈利性的行为。商业模式创新可以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进行:从内部来看,企业积累的大量生产、管理经营数据都可以从统计学的角度得到深度的挖掘从而获得更深刻的认识和行业见解,这使得企业的管理运营水平大幅度得到提高,决策更加精准可靠;从外部来看,企业所在的行业价值链和产业生态链的地位需要重新定位乃至组合,从而改变企业的现金

文档评论(0)

haoxianshe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