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辽 宁 工 业 大 学
《电力系统计算》课程设计(论文)
题目: 电力系统两相接地短路计算与仿真(2)
院(系): 电 气 工 程 学 院
专业班级:
学 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教师职称:
起止时间:11-06-26至11-07-02
课程设计(论文)任务及评语
院(系):电气工程学院 教研室: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课程设计(论文)任务 原始资料:系统如图
各元件参数标幺值如下(各元件及电源的各序阻抗均相同):
T1:电阻0.01,电抗0.15,k=1.1,标准变比侧YN接线,非标准变比侧Δ接线;
T2:电阻0.01,电抗0.15,k=1.05,标准变比侧YN接线,非标准变比侧Δ接线;
L24: 电阻0.028,电抗0.08,对地容纳0.04;
L23: 电阻0.03,电抗0.068,对地容纳0.03;
L34: 电阻0.025,电抗0.06,对地容纳0.032;
G1和 G2:电阻0,电抗0.15,电压1.1;负荷功率:S1=0.45+j0.2;
任务要求:当节点4发生B、C两相金属性接地短路时,
1 计算短路点的A、B和C三相电压和电流;
2 计算其它各个节点的A、B和C三相电压和电流;
3 计算各条支路的电压和电流;
4 在系统正常运行方式下,对各种不同时刻BC两相接地短路进行Matlab仿真;
5 将短路运行计算结果与各时刻短路的仿真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得出结论。 指导教师评语及成绩
平时考核: 设计质量: 论文格式:
总成绩: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 目 录
正文参考文献
[1]
辽宁工学院课程设计(论文)管理规定2005-10-18??教务处
?
课程设计(论文)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是对学生进行的一次专业训练。通过课程设计(论文)使学生获得以下几方面能力,为毕业设计(论文)打基础。
1、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学生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培养学生设计、计算、绘图、计算机应用、文献查阅、报告撰写等基本技能;
2、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创新意识、严肃认真的治学态度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
二、课程设计(论文)大纲及指导书
院(系)、教研室应根据教学计划制定相应的课程设计(论文)大纲,课程设计(论文)大纲一般应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课程设计(论文)的目的及要求、时间安排(开设学期及具体时间安排)、说明书要求等。
课程设计(论文)指导书一般应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课程设计(论文)的目的、要求、内容、完成步骤、基本格式规范要求、考核、参考资料等。
三、课程设计(论文)的选题
1、课程设计(论文)题目应根据课程相关内容并依据课程设计(论文)大纲拟定,选题应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并能发挥学生的创造性,难度和份量要适当,使学生经过努力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2、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优先选择与生产、科研、实验室建设等密切相关,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题目。
3、课程设计(论文)题目须经教研室、院(系)审定。
四、课程设计(论文)的指导
1、指导课程设计(论文)的教师一般应具有中级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并具有一定的实践教学经验及科研工作能力。
2、每名教师指导学生人数一般不应超过20人。
3、指导教师必须对所指导的课程设计(论文)题目进行预设计,提前一周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4、课程设计(论文)开始后,指导教师要向学生下达任务书,提出具体要求,指导学生确定方案。
5、课程设计(论文)过程中,指导教师每天到位并做具体指导,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督促和检查课程设计(论文)的进度和质量。
6、课程设计(论文)期间,严格控制指导教师出差。确因工作需要必须出差时,须经院(系)主管领导批准,并事先向学生布置好任务,落实他人代为指导,保证课程设计(论文)正常进行。
五、课程设计(论文)的成绩评定
1、指导教师应认真审阅学生的报告,写出评语,评定成绩。课程设计(论文)的成绩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级分评定。优秀比例一般不应超过20%,优良比例一般不应超过60%。
2、课程设计(论文)成绩评定参考标准
①优秀:按设计(论文)任务要求圆满完成规定任务;综合运用知识能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1图像滤波方法的比较实验报告..doc
- 21我的老师..ppt
- 21应变式传感器..ppt
- 21控制系统的时域数学模型..ppt
- 高一入学教育班会课件2.ppt
- 21大洲和大洋..ppt
- 高一入学教育班会课件3.ppt
- 21数列极限..ppt
- 21数列的极限..ppt
- 21搭石第一课时1..ppt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