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特点与误诊分析.docVIP

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特点与误诊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特点与误诊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讨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临床特点,以早期诊断,减少误诊。 方法 对入院前误诊、入院后确诊为IM的15例患儿进行误诊情况分析。 结果 IM早期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早期确诊难,外周血异常淋巴细胞10%和EBV-IgM阳性可协助诊断。 结论 详细的体格检查和及时的实验室检查可提高诊断率。   [关键词] 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特点;误诊分析   [中图分类号] R725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8(c)-0047-02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是由EB病毒感染引起的全身性疾病,早期表现为发热、咽峡炎和颈部淋巴结肿大,个别表现为眼睑水肿和睡眠时打鼾,临床表现呈多样性,且早期缺乏特异性实验室检查结果,易致误诊。本文对2011年1月~2012年6月本科收治的15例IM误诊资料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本科住院后确诊为IM的患儿15例,均符合IM诊断标准[1]。其中,男8例,女7例,年龄最大17岁,最小2岁。2~6岁11例,~12岁3例,~17岁1例。入院诊断分别为急性扁桃体炎、心肌炎、川畸病、急性肾炎及急性感染性喉炎。   1.2 临床表现   15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热型不规则,以中高度发热为主,仅有1例17岁患者表现为低热,发热持续时间为7~18 d;所有患儿均有劲部或颌下淋巴结肿大,肿大淋巴结数量不等,小的如花生米大小,大的如鸽蛋大小,有轻微压痛;扁桃体Ⅱ度以上肿大有(无)黄白色渗出物11例(73.3%),其中,假膜形成5例;肝肿大5例(33.3%),无一例脾肿大;麻疹样皮疹3例(20.0%),均在发热的第1周出现,持续1~3 d消失;以眼睑水肿为首发症状3例(20.0%),呼吸粗重且睡眠打鼾3例(20.0%),且大部分患者伴有咳嗽。   1.3 实验室检查   1.3.1 外周血检查 白细胞总数(1.2~3.1)×109/L,白细胞分类中,淋巴细胞百分比60% 8例,异常淋巴细胞早期均10%,血小板降低2例,轻度贫血5例,发病1周后14例患者EBV-IgM呈阳性。   1.3.2 其他检查 15患儿行心电图检查,正常4例,窦性心动过速8例,窦性心律不齐2例,频发室性期前收缩1例;肾功能检查全部正常,肝功能轻度异常6例,心肌酶谱异常7例。胸片检查11例,其中支气管炎9例,肺炎2例;实验室检查异常者出院后4周来院复查,结果基本恢复正常。   2 结果   2.1误诊情况   因发热、咳嗽、声音嘶哑、睡眠时打鼾、扁桃体肿大或有脓性分泌物误诊为急性扁桃体炎11例和感染性喉炎3例,入院后抗生素治疗多日无效,其中3例发热时间5 d以上且有一过性皮疹、颈部淋巴结明显肿大曾怀疑为川崎病,后反复查外周血异常淋巴细胞10%,EBV-IgM阳性故确诊为单核细胞增多症;3例以发热、眼睑水肿为首发症状,病初诊断为急性肾炎,但患儿无高血压,无血尿,肾功能正常,故排除肾炎。   2.2治疗与转归   全部患者给予更昔洛韦5 mg/(kg·次),每日2次静滴,重症患者加用静脉用丙种球蛋白,合并感染者加用抗生素,肝功能和心肌损害者予护肝、营养心肌等对症支持治疗。病程3周2例,临床全部治愈出院。   3讨论   IM是一种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急性增生性传染病,儿童期常见,研究表明,发展中国家儿童IM的发病高峰年龄在2~6岁,本组患儿2~6岁有10例,占66.7%,与文献报道一致,这与小儿群居、免疫功能不完善、易经呼吸道或密切接触传播有关[2]。   IM早期缺乏特征性临床表现,易误诊。文献报告,EB病毒感染相关疾病几乎涉及全身各个系统[3]。IM易发生肺炎、支气管炎,故对于病程长且抗生素治疗无效的支气管炎、肺炎患儿应警惕IM。当患儿诊断为化脓性扁桃体炎且有假膜形成时应高度警惕IM,据报道IM误诊为腭扁桃体炎高达14.8%[4],本组患儿诊断扁桃体炎11例,占73.3%,误诊率最高。IM患儿如果发热时间较长,同时有皮疹及淋巴结肿大易误诊为川畸病,川畸病患者常见手足硬性水肿、唇红皲裂、球结膜充血、肛周脱皮,实验室检查有C反应蛋白异常升高和蛋白电泳异常,详细的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有助于其与IM鉴别。IM患者某些临床特点与年龄有关[5],部分IM婴幼儿往往以打鼾、呼吸粗重、眼睑水肿为首发症状,易误诊为感染性喉炎和急性肾炎,抗生素治疗无效可与感染性喉炎鉴别,无血压、尿量、尿常规和肾功能异常可与急性肾炎鉴别,故婴幼儿以往无打鼾史,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上呼吸道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