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病例治法;《经脉别论》.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1病例治法;《经脉别论》昨天讲“心肺有病而鼻为之不利”,课后有问,对于这两个病例基本治疗方法是什么?《五脏别论》第二段有“五气入鼻,藏于心肺,心肺有病而鼻为之不利”吗?鼻不利,可能是呼吸不通畅,也可能是嗅觉失灵。如果说是由于肺病引起的,容易想得到。如果说是心脏病引起的,就容易被忽略。第一个病例,那位中学教师,到医院认为没病,漏诊了。治疗方法基本上采用的是张仲景的方子,《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幷治》里边的方子:“胸痹,胸中气塞,短气”,有胸中气塞而闷的慌,有短气,“茯苓杏仁甘草汤主之。”,“胸痹,胸中气塞,短气,茯苓杏仁甘草汤主之。”这很像‘冠心病’的症状。张仲景对这种胸痹是用‘茯苓杏仁甘草’这个方子来治疗。这两个病例,一个呼吸不利,一个不闻香臭,都是因为冠心病引起的。就采用了茯苓杏仁甘草,用的是炙甘草。同时在这里头又加了一味生苡米,生苡米是祛湿浊的。第二个方子,合方,茯苓、杏仁、苡仁、甘草这是一部分,再有呢,是选用了旋覆花汤。旋覆花汤也是《金匮要略》方,在《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幷治》里,有“肝着”这个病,《金匮要略》说,肝着,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苦时,但欲饮热,旋覆花汤主之。[旋覆花汤方:旋覆花三两、葱十四茎新绛少许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肝着”病什么样呢?‘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就是发病的时候,特别希望别人在他胸上踩一踩。开始发病之前,平时还喜欢热饮。就是说还有寒的现象。有些冠心病病人的症状,就是胸闷要凿,要捶,这种现象很明显。有时自己打,有时要求别人替他捶,捶捶胸、捶捶背,好像从症状上看也类似于“肝着”出现的症状。‘蹈’舞蹈的蹈,向胸上踩一下,我的老师们就曾经用‘旋覆花汤’治这个病。旋覆花汤是什么药呢?旋覆花、新绛、葱白(葱茎),就是葱茎、旋覆花(现在中药店有卖)、新绛(买不到了)。新绛是什么呢?新绛是古人当官的戴那个帽子的帽缨子。红缨子。不做药那个帽子也很难找见了。所以,这个新绛这个药是找不到了,那我们老师们他们想出什么办法呢?他们了解到新绛这个丝线,怎么是红的呢?是茜草和红花染的。茜草和红花染出颜色非常漂亮,新绛没有了,用茜草和红花来代替吧,是茜草和红花染的新绛嘛。茜草和红花都是活血药。葱,如果有寒的用葱白,寒象不明显的用葱叶。先生开方了,青葱管一支,不然的话,如果有寒的,葱白二寸,当然你如果看到寒象,那就三寸也可以。所以说,我们刚才讲的那两个病例,一个是鼻塞,觉得鼻塞出不了气,一个是觉得半年来不闻香臭,基本用的是这个方子。就是茯苓、杏仁,量也就是常规用量,茯苓12克、杏仁10克,生苡仁12克,这个时候应该用生苡仁,生苡仁是祛湿的,要用炒苡仁的话,那是健脾了,我们在这里实际上用它祛痰湿,因为这个病有瘀血痰湿阻滞,所以茯苓宣散肺气,也可以祛湿浊,杏仁宣肺也能够祛湿,胸中大气,宣畅胸中大气,生苡仁也是祛湿浊,炙甘草的习惯用量是6克。茜草10克,红花10克,旋覆花10克(包煎)。这个方子作为一个基础方。茯苓12克、杏仁10克,生苡仁12克,炙甘草6克,茜草10克,红花10克,旋覆花10克,七味药作为一个基础方。如果你希望给他养血活血,再加大力量用丹参也可以。丹参12~15克,都可以。有的时候,需要加大活血的力量,用三七,现在多半用三七粉3克。胸闷、胸痛这些症状,特别胸闷的时候,考虑再加点枳壳、郁金,前人说“左枳壳,右郁金”,病在左用枳壳,病在右用郁金。如果病人容易打嗝、嗳气,嗳气多的话,也可以给他行行气,比如用点贝母,荷叶梗这些药行行气。打嗝,在《素问?宣明五气》篇讲到了“心为噫”,“心为噫,肺为咳,肝为语,脾为吞,肾为欠、为嚏”。他就是说心病可以出现噫气。噫就是打饱嗝,饱食之息。这个一般的说是胃病,或者说吃多了、吃饱了,正常人也可以打。有病的话,胃有病也容易打嗝。但是这个又容易被忽视。心脏有毛病的时候也容易出现噫气。由于心的经脉和胃的经脉相联系,所以心脏有病的时候,就往往通过它的经脉影响到胃,而出现噫气。这个病本不在于胃,而在于心。各位要留意,不要一打嗝,嗳气就是检查胃。再检查检查心脏吧!看看心脏有没有问题。刚才那个作为基础方,病人有噫气,也可以在这个方基础上加些行气的药。贝母和郁金有理气行气,开中上二焦之气的作用。加些贝母、荷梗,贝母、荷梗是行气,开中、上二焦之气,舒舒胸中闷气作用。启膈散不是传统上治那个噎膈吗?‘启膈散’用的郁金和荷蒂。荷梗也能通气。现在说常见的噎膈,不见得就是那个食道癌、胃癌之类。饮食不下,饮食吞咽疼痛。用启膈散,理气药。所以在那个方在的基础上,你也可以给他加这几个药。贝母、荷梗都可以用。这样的话,可以适应像当一部分冠心病的治疗,但是不可能说用这一方,治疗所有的冠心病,不可能的。还是要,总的要辨证论治嘛。病人虚寒了,还使那个就不行了。咱们习惯上,还有瓜蒌薤白半夏,瓜

文档评论(0)

dashew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