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再别康桥 徐志摩 作者简介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富商家庭。中学与郁达夫同班。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毕业后先后到美国、英国留学。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历任《诗刊》增刊、《新月》月刊等主编。我国现代著名诗人、翻译家。徐志摩短促一生正值中国最黑暗的时代。但在动荡和变革的岁月中,他从来没有停止过对“爱、自由、美”的追求与渴望,辛勤笔耕,著作颇丰,影响深远,被人们誉为“一手奠定中国诗坛的人”。代表诗集《志摩的诗》、《猛虎集》、《翡冷翠的一夜》。 写作背景介绍: 徐志摩1918~1922年先后在英美留学。1920年9月离开美国赴英国剑桥大学学习,于1922年8月下旬回国。这期间和稍后,他写了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和诗《康桥西野暮色》、《康桥再会罢》。他在《康桥再会罢》这首诗中称康桥为“永为我精神依恋之乡”。 1928年秋,他重访剑桥大学,于同年11月回国途中在轮船上写了《再别康桥》这首诗。康桥的一切,早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曾作如今又要和它告别了,自然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 注意加点字的读音: 青荇(xìng) 长篙(gāo) 浮藻(zǎo) 漫溯(sù) 斑斓(lán) 笙箫(shēng) 音乐美 押韵 每节内部用韵基本相同,音节和谐,节奏感强,诵读时有一种旋律感 回环复沓 首节和末节前后呼应,语意相似,节奏相同。 总结:赏析诗歌时,看它是否具有“音乐美”,诗歌押韵,读来朗朗上口,节奏回环复沓,错落有致,都是音乐美的表现。 复沓:将部分词句反复咏唱,形成一种回环美。 例: 兼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建筑美 《再别康桥》共七节,每节四行,单行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每行的字数基本为六字(间夹八字)。在参差变化中见整齐,给人以美感。建筑美,是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 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 诗中意象:云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彩虹、青草、星辉斑斓等自然景物 绘画美 全诗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 画面的特点: 诗人用了色彩明快绚丽的词语,给人带来视觉上美的享受。 还用了一些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面变成了动态的画面,有一种流动的画面美,给人以立体美感。 新月诗派的三美主张: 徐志摩和接下来将要学习的闻一多都是新月诗派的主要诗人。五四新文化运动带来思想的革新,新诗在这时候应运而生,也就产生了许多新诗流派。新月诗派是活跃在20年代中后期。崇尚诗歌形式上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是他们主要的诗学主张之一。 背景:徐志摩是个纯情的理想主义者,“爱、自由、美”是他人生理想的全部内涵。另外,在剑桥大学留学期间,徐志摩在追求个性解放的人生理想的同时也在追求英国式资产阶级民主的政治理想。他曾希望在中国也能像西方资本那样建立起自由、民主、平等的政治制度。但事与原违,列强割据、军阀混战、百姓涂炭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残酷现实不可能实现他的愿望。 明确:康桥的自然美景是诗人自由的理想王国,它给了诗人多少欣慰与兴奋!当诗人回国,祖国的残酷现实又使他不得不与“理想王国”作深情的告别,哀伤之情油然而生。 探究此诗的主旨: 诗歌的表情达义总是含蓄的。对它思想的理解可以是开放性。但要言之成理。以上只是一种理解,对于此诗的主题还有一些不同的观点。有人说这首诗表达作者爱情理想的破灭,因为在这期间他邂逅了林徽因,并有了一段幸福的回忆。林徽因此人在徐志摩一生中的位置很重要,徐最后也是因为去听林的讲座,飞机失事遇难了。也有观点说此诗只是表达普通的离愁别绪,社会投影不明显。感兴趣的同学可以阅读徐志摩在那个时期写的散文,从而了解他当时的思想,由此探究作者写这首诗的主旨。 * * 康桥,今通译“剑桥”,是英格兰的一个城市,靠近康河(剑河),以剑桥大学弛名于世,是英国学术、文化中心,风景胜地。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徐志摩 再 别 康 桥 那榆阴下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新教材适用】2025秋人教八年级上册数学知识清单(1).pdf VIP
- 冶金行业概况介绍.pptx VIP
- WS∕T 225-2024 临床化学检验血液标本的采集与处理.pdf
- 专题07 标点符号六年级语文专项提升(统编版).docx VIP
- 【全册教案】2025-2026学年(统编版2024)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教学设计(教案)+全册期末复习清单.docx
- 《手术室查对制度》课件 .ppt VIP
- 2408 操作手册.pdf VIP
- 机器人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小米机器人更新迭代,AISoC芯片受益.pdf VIP
- 电子行业专题报告:边缘AI浪潮已至,AISoC赋能终端奋楫争流.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